病证名。小儿痉证之一。外感寒邪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儿难》:“风寒、风湿致痉者,寒痉也。风寒咳嗽致痉者,用杏苏散。”见于乳幼儿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炎、肺炎等引起的惊厥。
【介绍】:见朱栋隆条。
脉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1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三针足大指爪甲下,名鬼垒。”《针灸大成》指为隐白穴。今从。
①针刺术语。①指促使针身颤动的手法。即入针后,以拇食两指连捻针柄数下,突然松开手指,使针颤动,如飞鸟展翅之状,故名。与其它手法配合,有促使得气的作用。②指将针向前推进。如《金针赋》“补者一退三飞,真气
体表部位名。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上引缺盆、膺、乳……。”
指口内有辛辣味的感觉。《医学入门·口舌唇》:“肺热口辛。甘桔汤、泻白散。”《张氏医通》卷八:“口辛,肺气上溢也。生脉散加桑皮、地骨皮、黄芩。”
证名。指肝脏气机不和,出现上逆或横逆等证候。《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肝气逆则面青多怒。”《类证治裁》卷二:“胁痛吐血者,肝气逆也,化肝煎。”又卷三:“怒郁伤肝气逆,解肝煎。”《西溪书屋夜话录》谓肝气逆
消法之一。治疗外伤瘀血的方法。如跌打损伤,伤处青肿疼痛,或腹部内伤,气血阻滞疼痛,用七厘散(血竭、麝香、冰片、没药、乳香、红花、朱砂、儿茶)、复元活血汤,祛瘀活血,宣通气滞,瘀去气行则痛除肿消。
十二个脏腑的合称,亦作十二脏。即心、肝、脾、肺、肾、膻中(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素问·灵兰秘典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