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热

内热

①证名。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泛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胸中,故内热。”《素问·厥论》:“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内热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明医杂著》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理虚元鉴·虚热内热骨蒸论》:“故夜热、内热、虚热,为虚劳之初病,骨蒸内热、潮热,则虚劳之本病也。……治法清金养营,疏邪润燥为主,则热自退矣。”参见发热条。②一种治法。内通纳。《灵枢·寿夭刚柔》:“刺寒痹者内热。”即在针刺痹症时用火针熨法灸法等。

猜你喜欢

  • 气急喘

    证名。指喘急无痰。《丹溪心法·喘》:“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痰声。”参见气喘条。

  • 宿伤

    病名。又名陈伤。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因伤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以致瘀血结而不散或散而未尽所致。原伤处隐痛,经久不愈,时轻时重,并常因劳累而诱发痛胀加剧。证治参见损伤瘀血条。

  • 张信

    【介绍】:宋代医家。原籍不详。随从护送高宗赵构南迁杭州,曾任国医院使。后迁居西安(今浙江衢县)。

  • 熊宗立

    【生卒】:1415~1487【介绍】:明代医家。字道轩。自号勿听子。福建建阳人。幼时多病,喜读医书,并从刘剡学医卜术。著述较多,涉及范围很广。曾对《内经》、《难经》、《脉经》、伤寒、外科、妇科、儿科、

  • 黄丹

    见《抱朴子》。即铅丹,详该条。

  • 络刺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是指浅刺皮下血络的针刺方法,三棱针及皮肤针的刺法均属此。以其刺及络脉,故名络刺。

  • 医经

    指中医的古典著作。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②后世有称《黄帝内经

  • 素问玄机原病式

    书名。金·刘完素撰。1卷。约成书于1152年左右。本书主要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整理归纳为五运、六气主病十一条病机,共277首为五运主病,次别六气为病,分风、热、湿、火、燥、寒六类,

  • 妄语

    见《难经·十七难》。即妄言。详该条。

  • 药菖蒲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