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小儿齁喘而痰邪壅盛者,多因痰邪内伏,复感风寒之邪,壅滞于肺所致。症见胸满气促,痰多食少。无表寒者,宜豁痰降气,用枳实汤;兼表寒者宜解表化饮,用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三方。硫黄、寒水石、枯矾、贯众各二两,蛇床子一两,朴硝五钱。为细末,猪油捣烂调敷。治大麻风。
书名。1卷。元·王好古撰于1236年。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参附个人见解,专以阴证设论,按病举例说明。全书叙述阴证颇详,首列《内经》阴阳脉例,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
病证名,指小儿阴囊生疮。多为湿热之邪下注阴器所致,表现为阴囊疼痛流水,日久不瘥。治宜清热燥湿,用二妙散加味,外用川椒、荆芥、槐枝、柳枝、蛇床子煎汤洗后,用朴硝末掺之。
病证名。出《万病回春·初生》。又名上皮疹。即初生儿齿龈上呈散在的淡黄色若米粒大小的圆形结节,内含脂肪渣,往往因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马牙系初生小儿胎内已受热毒,见风即生,但
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胎前素弱,产后又亏,胃难纳谷,脾不健运。或因伤食而停滞,或因血虚而便闭,误进消耗等药,胃气益损,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滋热助积,郁积之久,遂成膨胀。
太阳经阳络之称。《素问·皮部论》:“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张景岳注:“关,卫固也。少阳为三阳之枢,展布阳气于中,太阳则卫固其气而约束于外,故曰关枢。”
见《广西中药志》。为南天竹子之简称,详该条。
声音由气振动声带而发。舌头之不同活动则发出不同之声音。如舌尖抵齿,则发出齿音;舌根抵上腭,则发出上腭音;舌头卷曲,则发出卷舌音等,故《灵枢·忧恚无言》:“舌者,音声之机也。”
出《灵枢·论勇》。指夏季阳热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