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便览条。
证名。指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胃脘痞满暖气之证。多由心血虚少,痰火扰动所致。《松崖医径·嘈杂嗳气》:“嘈杂者,似饥不饥,似痛不痛。主心血虚少,痰火所挠,而有懊憹不自宁之况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
病名。①即脾痛。详该条。②指消中、寒中、热中。《证治要诀·大小腑门》:“然脾消又自有三,曰消中,曰寒中,曰热中。”参见有关条。
即齿龈。详牙龈条。
见《江西草药》。为黄花远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见《本草蒙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慢性顽固性疾患。《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为风湿毒邪客于肌肤而成。患处皮损境界清楚、肥厚、干燥、裂口、瘙痒、搔之则有白屑脱落。治疗外搽黄连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出《外丹本草》。为天葵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