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类疟

产后类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每日应期而发,似疟而非疟,故名。多因产后气血双虚,阴阳失调,或瘀血停留,荣卫不和所致。气血双虚,若有汗,每日午后而发者,治宜滋荣养气扶正汤(人参、炙黄芪白术川芎熟地、麦冬、麻黄根当归陈皮、炙草、枣);若头痛无汗者,治宜加减养胃汤(当归、苍术茯苓、人参、半夏、川芎陈皮、藿香、炙甘草、鲜姜);瘀血停留者,治宜活血化瘀,生化汤加柴胡鳖甲。前人经验:产后类疟不宜用草果常山截疟药治疗。

猜你喜欢

  • 不月水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 伤燥论

    书名。清·张节撰。刊于1909年。作者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阐述伤燥的病原、病证、病脉、病忌及病辨,并附列治疗方剂;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病证的关系,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

  • 唇裂

    证名。见《石室秘录》。①由脾经积热所致之口唇干燥开裂,甚则干裂出血,渴欲饮水。治宜养阴清热润燥,服泻黄饮子加减,外擦润燥油脂。②指兔缺或外伤所致唇破裂等。

  • 鹅鼻骨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肘骨。详该条。

  • 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

    书名。即《古方新解》的增注本。详古方新解条。

  • 龙砂八家医案

    书名。1卷。清·姜成之编。本书辑录清乾隆、嘉庆年间戚云门、王钟嶽、贡一帆、孙御千、戚金泉、叶德培、姜学山、姜恒斋八家医案(书中并附姜宇瞻医案二则,实为九家)而成。其中以戚云门、王钟嶽、孙御千的治案较多

  • 走火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 脾虚呕吐证

    证名。见《经验医库》。指呕吐因脾胃虚弱所致者。《石室秘录》卷三:“胃吐出于脾虚。脾气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补其脾气则胃气自安。”宜用附子理中汤等。

  • 红中微黄根舌

    舌中尖红,舌根有淡黄苔。为热入阳明,每有出现黄疸者。如见头汗、身凉、小便黄涩,可用茵陈蒿汤加味,清热利湿退黄(见《伤寒舌鉴》)。

  • 溺茎

    即阴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