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井荥

井荥

五输穴名。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素问·水热穴论》:“冬取井荥。”张隐庵注:“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生之气,故冬取井荥……。”

猜你喜欢

  • 鼻如烟煤

    证名。指鼻孔色黑如涂烟煤的症象。《世补斋医书后集·广温热论》:“温证鼻如烟煤者,邪热燥热也。”可见于温病、温毒、疫痢等证。

  • 秋燥

    病名。见《医门法律·秋燥论》。指感受秋季燥气而发的热性病。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六因条辨·秋燥辨论》:“因秋令太温,雨泽愆期,风阳化燥,皷寰宇,以致消烁之势,乘虚袭肺,肺失清肃,则洒洒恶寒,翕翕发

  • 关梁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 西方子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编有灸法专书《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 胎痛

    病证名。指妊娠腹痛。《资生集》引薛立斋:“妊娠腹中不时作痛,或小腹重坠,名胎痛,用内补丸。”

  • 大腹绒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 以脏补脏

    指以动物的内脏组织为药,治疗人体同名脏腑的病患。参见脏器疗法条。

  • 孙台石

    【介绍】:见孙志宏条。

  • 金盆寒药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 天行斑疮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生于头面及全身,皮肤发斑,状如锦纹。上戴白浆,破烂成疮。甚则可伴烦躁谵语。愈后可留紫色斑痕,日久方退。类似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