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色黄

五色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脾热引起身黄。若脾更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黄,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眼赤高视,心腹胀满,脉亦赤;如脾移热于肺,其人身热发黄白,舌下白垢生;如脾移热于肾,则其人身热发黑黄,唇黑眼黄,舌下脉黑等。参见黄疸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奇方纂要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 癞虾蟆

    见《本草蒙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 鸣蝉

    出《新修本草》。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 银蛇

    见《广西药用动物》。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 晡时

    指申时。详十二时条。

  • 子母配穴法

    见子母补泻法条。

  • 奶麻子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 小儿瘕

    病证名。由血瘀阻滞经络而成。症见寒热如疟,胸隔郁闷,腹中积块,或聚或散,痛亦时上时下,能食而肌肉不生。治宜和血散结之剂。

  • 石青

    出《本草纲目》。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 五月红

    见《闽东本草》。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