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胠俞

五胠俞

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譆。”

猜你喜欢

  • 医宗会要

    综合性医书。8卷。清·湛德芬辑。刊于1864年。本书辑历代医书摘要而成。卷1人身总论,讲述人体生理、脏腑、经络、病因、五运六气;卷2~5分述外因病症、内因病症、内科杂证,妇科,五官科及儿科疾病证治和脉

  • 牡荆汁

    出《陶隐居登真隐诀》。即牡荆沥,详该条。

  • 白带腹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肾阳虚以致白带日久不止,量多,质清稀,脐腹冷痛。治宜温阳止带。方用九霄丸(艾叶、牡蛎、龙骨、干姜、当归、吴茱萸、白芍、山药、白石脂)。

  • 肺气盛

    证名。出《灵枢·淫邪发梦》。又名肺气实。指肺经邪气盛实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肺病候》:“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参见肺病、肺实条。

  • 中客忤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 小便赤涩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膀胱者,津液之府,与肾合而主水,共为表里,行于小肠,入于胞为溲便。今胞内有客热,入于膀胱,致水液不利,故小便赤涩也。”《证治准绳·杂病》:“汗多而小

  • 血热

    ①病证名。小儿发热的一种证型。元·朱震亨《幼科全书》:“血热者,每日以午间发热,遇夜则凉,此心热也。轻则导赤散,重则四顺饮治之。”②亦称血分热。指热之在血分者。证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

  • 六筋

    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自桡侧起至尺侧,依次分别为赤筋(浮筋)、青筋(阳筋)、总筋、赤淡黄筋(心筋)、白筋(阴筋)、黑筋(肾筋)。《小儿按摩经·要诀》:“六筋专治脾肺热,遍身湿

  • 凉注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凉注,心下乍热乍寒,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噫酢,体常浮肿,往来不时,皮肉黑,羸瘦,生澼,目黄,爪甲及口唇青。”参见九注条。

  • 卵缩

    证名。指睾丸上缩之证。多因足厥阴肝经病变所致。《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