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灵脂散

猜你喜欢

  • 来禽

    出《王右军帖》。为林檎之别名,详该条。

  • 食呕

    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证治要决》卷六:“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

  • 流涎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 紫蕺

    出《救急易方》。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丝莼

    出《新修本草》。即莼,详该条。

  • 风疰

    病名。①《经效产宝》卷中:“产后中风,腰背强直,时时反张,名风疰。”此病不宜当真中风治,可用华佗愈风散(荆芥穗一味,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童便调,以鼻饲投药)。②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即风注,

  • 穿腮发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骨槽风。详该条。

  • ①脂膏。《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②心下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后,出于鸠尾。”见膏肓条。③肥胖人的一种类型。《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

  • 牙蕈(xùn 迅)

    病名。系指牙龈肿硬如蕈状。见《外证医案汇编》卷二。牙蕈形似核桃,坚硬,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不可针破,否则失血难痊,宜耐性调理。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散结。可选用皂角刺、穿山甲、当归、川芎、黄芩、栀子、红花

  • 肾茶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猫须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