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乌梅膏

猜你喜欢

  • 五中

    即五脏。《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王冰注:“五中谓五脏。”

  • 卒忤

    古病名。即中恶。《圣济总录·诸注门》:“论曰,志弱心虚,精神失守,忤犯邪恶,令人心腹暴痛,闷乱如死,无所觉知,故曰中恶,又曰卒忤。盖阴阳否隔,气道厥逆,上下不通,阳气散乱,故令不知人也。气还则生,不还

  • 内推云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黄液上冲。因黑睛内积之脓液,自下向上漫增,仿佛云彩推移,故名内推云。详黄液上冲条。

  • 保婴金镜录

    儿科著作。1卷。明代作品,撰人不详,薛己注。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首载儿科面部色诊诊法并治验30余则,次述小儿指纹诊法并治验10余则,末附儿科常用方剂60余首。本书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

  • 枣花翳还睛散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车前子、知母、茺蔚子、人参、防风、茯苓、玄参各二钱,黄芩一钱半。为粗末,水煎,去渣服。治枣花内障,症见风轮旁边,白睛之内,映出白翳,如枣花锯齿之状。

  • 心火亢盛

    可因情志之火内发,或因六淫内郁化火,或过食辛热,过服温补而致。症见心中烦热,焦躁失眠,口舌糜烂疼痛,口渴,舌红,脉数,甚则烁伤肺阴而见咯血、衄血等。治宜清心泻火,或兼凉血。

  • 血瘀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产后恶露未尽,或跌仆损伤,瘀血不消所致。症见四肢痿软,不能运动,兼见疼痛、脉涩等症。治宜活血行瘀为主。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或用归梢汤。参见痿条。

  • ①病邪。如六淫。②溢满、浸润、流布。《素问·经脉别论》:“淫气于筋。”“淫精于脉。”③逆乱、扰乱。《灵枢·病传》:“腹痛下淫。”④白淫的简称。《灵枢·五色》:“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

  • 肩髆

    人体部位名。指肩胛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

  • 哮拔

    病证名。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又名咸哮、盐哮、醋哮。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恶咸酸热毒,故咸酸之物,食之太过,影响于肺,可成哮拔。其证气促时发时止,参小儿哮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