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巨虚

上巨虚

经穴名。代号ST37。见《千金翼方》。《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寸”(《针灸大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痠痛,下肢痿痹;以及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猜你喜欢

  • 阴燥喉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四。系指因嗜酒积热所致之咽喉痛;或由阴虚于下,火炎于上,或与肠胃湿热熏蒸所致者。症见咽喉干燥不适,灼热而不欲饮,或口烧不渴,足心如烙,久则咽烂。治法:初宜清热除湿。可选用陈皮、瓜

  • 松皮癣

    病名。《医宗金鉴》卷七十四:“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治宜内服疏风清热饮,外用消风玉容散。类似寻常型银屑病。

  • 肩膊骨脱出

    病名。见《救伤秘旨》。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 单缠风

    病名。即单缠喉风。《重楼玉钥》上卷:“初起一边红肿作痛。左属心,右属肺,或肿颈上。治同双缠风。”详缠喉风条。

  • 吴冲孺

    【介绍】:参见吴正伦条。

  • 惕厉子

    【介绍】:见张筱衫条。

  • 湿晕

    病证名。又称伤湿眩晕。《东医宝鉴·外形篇》:“湿晕,冒雨伤湿,鼻塞声重而晕,宜芎术汤。”湿晕有寒湿、湿热之分。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 肠痛

    出《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 废翁

    【介绍】:参见刘邦永条。

  • 泻痧

    痧证之。指痧症水泻不止者。《痧症全书》卷中:“泻痧,水泻不计遍数,不可下,又不可止涩,惟分理阴阳,用五苓散去桂,白术换苍术,加车前、木通之类。若由慢痧变来,但宜治痧,则泻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