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上的今天>北斗第三次组网卫星今天成功发射

北斗第三次组网卫星今天成功发射

在6年前的今天,2018年2月12日(农历2017年12月27日),北斗第三次组网卫星今天成功发射。

梁珂岩/摄

2018年2月12日,我国采取一箭双星方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继1月12日以来,短短一个月,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火箭先后两次“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将四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这也是2018年以来,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的第7次成功发射,平均不到一周实施一次发射的频率让人惊叹。近日,《环球时报》记者走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技术勤务站等地,见证了一线科技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如何开启“高强密度发射的2018”。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大厅

常在电视中看到的卫星发射的指挥中枢到底什么样?9日,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在指挥大厅外墙,“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十六个醒目的烫金大字非常醒目,让参观者未进门就感受到工程师们紧张的工作状态。

指挥控制中心指挥显示分系统工程师胡杰介绍说,这个大厅是发射场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和通信交换中心,同时也是专家们的指挥决策中心。

大厅面积约等同于一座影院,总共分为投影显示区、试验工作区和贵宾区三部分,各功能区被分割得一目了然。最前方,是最为外界所熟悉的投影显示区,相当于“影院”的大屏幕,不同的是,这里由两块屏幕构成,分别是上方的时间条屏和下方的大屏幕,胡杰介绍说:“时间条屏主要作用是显示任务的进程、时间和火箭的关键飞行时序以及发射场区的气象信息。大屏幕则用来显示火箭飞行的状态、速度、高度等信息,以及三维仿真的场景,以供指挥员和现场专家提供现场决策。”

范凌志/摄

从位置上看,正对着大屏幕的四排座位原本应当是“影院”的观众区,其实不然,这里是试验工作区,是各系统指挥员指挥工作的地方,胡杰说:“第一、二排是我们工作人员就位的工作区和五大系统的专业化指挥区, 第三四排是专家决策区,在火箭出现异常需要重大决策的时候,在这两排进行决策。”真正的观众区则在更后排,与工作区相分离,这里是受邀观众以及不参与指挥任务的领导和专家观摩的区域。

记者来到指挥大厅时,距离发射还有近3天时间,但已有工作人员在此忙碌工作,工程师王晟介绍说,他们已经完成合练,“西昌与其他各地的测控系统已经连起来了,测试正常,只等最后发射。”

战斗在第一线的还主要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队,胡炜是此次火箭发射任务的01号指挥,他的工作是在发射过程中协调各个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被同事们称为火箭的COO(首席运营官)。面对春节前需要在一直坚守岗位,他说“每一次发射对我们来说,都是日常工作、本职工作。虽然平凡,但是需要我们用一次次的成功来支撑航天强国的建设。”

另一个名称里也带“01”的岗位则更为外界所熟悉,这就是西昌发测站任务“01”号指挥员,即在电视直播中经常听到的喊出倒计时“10、9、8、7。。。点火”的人。本次发射的“01”号指挥员是鄢利清表示,这是他参与的第100次发射任务。

看起来倒数计时报数并不是很难,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以节奏把控来说,“01”号指挥员的口令要与计时器完美合拍。“比如‘两分钟准备’的‘备’字喊出,时间就刚好到0秒。对于‘10、9、8、7’基本上在倒计时牌变化的同时就要把秒喊出来。”鄢利清说,在火箭发射时,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要以“01”指挥员口令为准,如果前一个时段出现问题,就要随时终止或调整发射,以确保每一个测试项目覆盖全面以及系统之间的匹配协调。

梁珂岩/摄

“金牌保障人”坚守保发射

“没近看过,只能在山头看火箭升起来。”在被记者问到是否在现场看过发射时,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了26年的油料存储库区油料员姚晓兵这样回答。同样从事航天事业,他的工作显得默默无闻:守护收油区、发油区、储油区和输油管线。26年来,他每天都沿着2千多米的输油管线爬山检查,即使收发油实现了自动化,他仍然坚持亲自检查,因为他固执地认为“系统发现就晚了”。对于北斗三号卫星密集发射的强度,姚晓兵告诉记者,从发油量上就能感觉出来:“现在密集发射,发油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多。不管是啥岗位,我就是想着把自己工作做好,别耽误了任务。”

姚晓兵所在的技术勤务站在大凉山深处,是个对于中国航天人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这里有棵“扎根树”,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开拓者们刚到大凉山时栽下的,至今已度过近50个春秋。我们来到这里时,阳光很好,碧蓝的天空下,尚未拔节的树干更显坚实。

就在“扎根树”不远处,是一个液氮液氧生产站。技术勤务站氮氧站站长黎伦说,液氮液氧的生产及保障三级火箭的燃料液氢是氮氧站的主要责任,这是一项高危工作。“液氢如果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即使一根针掉到地上产生的能量就能引发爆炸。除了爆炸,这些极低温液态气体造成的冻伤也很危险。”

氮氧站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小实验来验证黎伦的说法,他打开液氮储存钢罐的阀门,伴随着剧烈的“嘶嘶”声,液氮迅速喷出并蒸发,喷口附近形成一团白雾,工作人员折下一根带着绿叶的树枝,放到喷口处数秒钟,再拿给记者,记者发现绿叶已经完全变硬,轻轻一掰就碎掉。等工作人员关闭阀门时,喷口所对的地面,以及喷气管道上都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如果液氮长时间接触到皮肤,会造成组织坏死。”

北斗卫星上天离不开这些“金牌保障人”,坚守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将妻儿接来,把家安在了单位,几十年从事着看上去枯燥、低调又危险的工作。

范凌志/摄

“去任务化”应对高强度任务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透露,今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月为代表的35次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将再创历史新高。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表示,根据2018年全年的任务情况,很多发射队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需要扎根在发射场执行火箭发射任务。2018年春节进行短暂休息后,3月初发射队又要再赴发射场执行下一发任务。“确保火箭高质量,确保发射发发成功是我们的责任,把成功作为信仰是我们这支队伍最本真的追求” 岑拯说,“今天每一次的成功就是对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支撑。”

从全年的发射计划看,长三甲系列火箭平均26天就要进行一次发射。而且生产现场通常是同时有2-3发火箭并行开展工作。“如果不从生产管理上想办法,年度计划将没有任何余量” 岑拯说。因此,研制团队创新提出了“去任务化”的管理方法。

之前的火箭研制和生产通常都是围绕一次具体的发射任务进行生产、总装。“‘去任务化’就是指实现火箭各个单机、系统和整箭的产品化、通用化、组批量生产。”岑拯解释说,“去任务化”意味着单级火箭、单发火箭完成总装后,可以灵活调整其承担的发射任务,只要卫星和火箭接口保持一致,针对具体任务调整软件即可满足发射任务需求。目前这种“产品化”式的研制进程正在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一线进行推广、调整,未来“流水线”式的火箭生产总装方式有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