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上的今天>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130年前的今天,1894年7月25日(农历1894年6月23日),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日舰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船舰,不宣而战,发动了侵略战争,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7月25日凌晨,北洋海军济远、广乙两舰完成护航任务,从朝牙山返回旅顺,取道丰岛西北海面时,突遭早有准备的日舰拦截围攻。此时,适有清政府租用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国商船商升号由天津驶至,也立即遭到日舰攻击。护航操江号被掳,高升号将士拒绝投降,被击沉,上千名官兵殉难。广乙被重创,触礁焚毁。济远管带方伯谦悬挂白旗欲降,爱国士兵抗命,怒发尾炮还击,重创日舰吉野号。丰岛海战后,日本取得了朝鲜海面的制海权。同日,日陆军4000余人偷袭驻守朝鲜牙山成欢驿的清军。总兵聂士成率部迎战失利;提督叶志超怯敌临阵脱逃,牙山失守。

公元1894年7月25号,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号、“秋津洲”号、“浪速”号在坪井航三少将的指挥下对中国舰队进行偷袭,拉开了甲午中日海战序幕。战后,两国纷纷向对方下了正式战书。

清政府派“爱仁”号、“飞鲸”号、“高升”、“操江”号运送武器、士兵、钱款等物资增援牙山,由“济远”号和“广乙”号护航。

方伯谦料定日本人不敢开跑,抓紧时间准备回逃。双方相遇时,日舰队转向而去,给方伯谦造成撤退的假象。岂料日本人是想使用侧舷炮的优势。

日本人一开炮,方伯谦立即放弃指挥。由帮带大副沈寿昌代为指挥,不久沈阵亡,而后二副柯建章继续指挥,遂亡。见习官黄承勋继续指挥,也死在日本人炮下。

“广乙”受伤搁浅后自沉,“高升”号被击沉,“操江”号被俘获。

延伸阅读:甲午战争,你可能不知道的七个事实

延伸阅读:甲午战争,你可能不知道的七个事实

1888年北洋舰队最初成军时确有雄踞东亚之势,可日本蓄举国之力急起直追,短短数年内即完成赶超。

李鸿章在战后,向慈禧、光绪总结败因时,其奏折称:“倭人于近十年来,……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

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拥有相当多的炮弹储备,其在参加黄海海战时,虽没有带足弹药,但也尚可支撑。清、日海军战绩悬殊,就武器方面的原因而言,主要是双方炮弹杀伤力差距所致,而这种炮弹杀伤力的差距,所反映的,又是中日两国军事科技的差距。

日军人均8发步枪子弹,即击溃了清廷陆军,个中原因,固然与清军落后的军事体制关系甚大——如小川又次在甲午前7年所呈报给天皇的《征讨清国策案》所言,清廷陆军百万之众,唯防勇、练军四十万人可用,而防勇、练军乃地方部队,部署极为分散,清廷铁路建设又极差,一旦有事,难以集中调遣。

因为医疗缺陷,日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曾发生极严重的疾疫。甲午之战,日军伤亡也主要缘自疾病,且多发生于马关和谈之后。数据来源:藤村道生《日清战争》

清廷在洋务运动时期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这分散了国家本来就有限的财力,与现代海军集中建设、使用的要求格格不入。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对其他国家而言,英俄想要在此战争之前维持的保全中国和朝鲜的局面以及政策崩溃,远东成为了各帝国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