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诗词古文>于休烈生平

于休烈生平介绍

(592—772)京兆高陵人。于志宁曾孙。玄宗开元初,登进士第。善文章。历迁秘书省正字、集贤殿学士、比部郎中,出为中部郡太守。肃宗时,累擢太常少卿兼修国史。时史籍燔缺,休烈请州县有得者,许上送官,一书进官一资,一篇绢十匹,又自献《五代论》,帝嘉之。累进工部尚书。虽历清要,不治产。年老,笃意经籍,嗜学不厌。卒谥元。有集。>>查看于休烈的诗词古文

猜你喜欢

  • 袁天麒

    袁天麒,字国正,号西薮。东莞人。明宪宗成化十六年(一四八〇)举人,署兴国教谕。诗工七言。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九有传。

  •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朱斗儿

    女。号素娥,正德(一五o六―一五二一)时金陵(南京)妓。画山水小景,陈沂授以笔法。更入作家之誉。闻沂入翰林,尽以平日往来诗画缄封寄与沂,上写云:"昨日个锦囊佳句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其风流儒雅如此。《列朝诗集小传》、《画史会要》。

  • 熊梦祥

    南昌进贤人,字自得。号松云道人。工诗文,晓音律,画山水尤清古。以茂才荐,为白鹿书院山长,授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以老疾归,放意诗酒,卜居娄江。卒年九十余。有《释乐书》。

  • 魏承班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详死于925年五代时许州人,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元遗山曰: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崔骃

    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崔骃博学多才,精通训诂百家之言。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他写了《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受到章帝的重视。窦太后当政时,曾经在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他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便让他出任长岑长,他弃而不任,返归家园,后病逝。

  • 袁宏

    (328—376)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伯,小字虎。袁猷孙。有逸才,文章绝美。少孤贫,以运租自业。因讽咏史诗而为谢尚所重,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使综书记。尝倚马作文,顷刻得七纸,殊可观。性刚直,故位不显。谢安为扬州刺史时,宏出为东阳太守。撰《后汉纪》。另有《竹林名士传》、《三国名臣颂》等。

  • 郭崇仁

    郭崇仁,字永年,并州太原人,郭守文之子,真宗章穆皇后弟也。淳化四年,补左班殿直,迁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章穆崩,特除庄宅使、康州刺史,再迁宫苑使、昭州团练使。丁母忧,起复云麾将军,拜解州团练使,改蔡州,擢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贺州防御使、高阳关路马步军副都总管。以疾落军职,改磁州防御使。卒,赠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崇仁虽外戚,朝廷未尝过推恩泽,其为解州团练使十年不迁,尝除知相、卫二州,皆辞不行,盖性慎静,不乐外官也。另有曾孙郭献卿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尚冀国大长公主(仁宗第十二女)。

  • 杨敬德

    敬德,字仲礼,台州临海人。历官应奉翰林文字。泰定三年夏,以选授浙江儒学提举。王中丞士熙作序送之云:杨君居史馆久,文精思缛,言议济济,志于事功,卓然勇往之资也。尝修《赤城元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