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诗词古文>徐彦若生平

徐彦若生平介绍

徐彦若(?-901年),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吏部尚书徐商之子。徐彦若出身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因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查看徐彦若的诗词古文

生平

早期事迹

  徐彦若是咸通十二年(872年)进士,累迁至尚书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文德元年(888年),唐昭宗继位,任命徐彦若为御史中丞,后又改任吏部侍郎。

初任宰辅

  大顺二年(891年),宰相张浚因讨伐太原兵败,被罢去相位。徐彦若改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又升任中书侍郎,兼任兵部尚书。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改任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武定节度使,任命徐彦若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不肯奉诏,联合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击败护送徐彦若就任的三万禁军,兵逼长安。唐昭宗只得任命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并召回徐彦若,改任为御史大夫。

再登相位

  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又升任尚书左仆射,并监修国史。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与王行瑜再次兵逼长安,唐昭宗与宰相崔昭纬、徐彦若、王抟逃往石门镇。十二月,唐昭宗返回长安。徐彦若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进封齐国公,并加弘文馆大学士,获赐“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勋号。

  乾宁三年(896年),唐昭宗在李茂贞的逼迫下,再次离京出逃,前往华州,并任命徐彦若为大明宫留守,兼京畿安抚制置使。唐昭宗回京后,徐彦若进位太保,兼任门下侍郎。

出镇岭南

  光化三年(900年),宰相崔胤专权,对官位在自己之上的徐彦若非常憎恶。徐彦若便请求引退,欲接替薛王李知柔出镇广州。朝廷遂任命徐彦若为清海军节度使,并保留同平章事的职务。

  天复元年十二月(902年1月),徐彦若在广州病逝,并推荐行军司马刘隐为清海军留后。

轶事典故

  荆南节度使成汭曾向朝廷索要被雷满占据的澧州、朗州,但未获批准,心中非常怨恨。后来,徐彦若路过荆南,成汭设宴款待,并提及此事。徐彦若道:“令公雄踞一方,以齐桓晋文自比,却不能平定区区一个雷满,还要怨恨朝廷吗?”成汭大惭。

家庭成员

六世祖:徐有功,官至秋官侍郎。

曾祖:徐宰,进士出身,官至大理评事。

祖父:徐陶,进士出身。

父亲:徐商,进士出身,官至同平章事。

兄弟:徐仁嗣、徐仁矩、徐仁范、徐仁勖。

儿子:徐绾,官至兵部郎中。

猜你喜欢

  • 邹希衍

    邹希衍,馀干(今属江西)人。元明观道士。仁宗天圣间遇吴人张台符授以丹术,四十年不置枕席,年九十而化(清康熙《馀干县志》卷一○)。

  • 杜周士

    杜周士(?—822),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登进士第。二十年为桂管从事,宪宗元和三年(808)任留后。四年后历事五管诸府,十二年为岭南从事。十五年府罢,入为监察御史。穆宗长庆二年(822)出使安南,过邕州,刺史李元宗呈状,谓邕管不宜废,容管经略使严公素遣人盗稿,周士因愤死。事迹散见柳宗元《童区寄传》、《同吴武陵送前桂州杜留后诗序》、《新唐书·南蛮传》。《全唐诗》存诗1首。

  • 徐琬

    一作徐琰,元东平人,字子方,号容斋,又号养斋、汶叟。世祖至元初,以荐为陕西行省郎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有文学重望。卒谥文献。

  •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曾曰唯

    曾曰唯,字道生。程乡(今梅州梅县)人。明末诸生。著有《纺授堂诗集》。事见《续梅水诗传》卷二。

  • 周孝学

    字孺仍,江南吴江人。诸生。

  • 郑鸿

    郑鸿,字伯臣,曲阜人。诸生。有《怀雅堂诗存》。

  • 毌丘俭

    毌丘俭(GuànqiūJiǎn,?-255年),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继承父毌丘兴爵位高阳乡侯,任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后,上疏劝魏明帝停止加建皇宫的工程,升为荆州刺史。253年击退吴国诸葛恪的大举进犯,战功累累。司马师废帝,毌丘俭感昔日魏明帝之恩,为曹魏政权做拼死一搏,于正元二年(255年)发动兵变,即后人所谓“淮南三叛”之一,惜准备不足,兵败身亡。

  • 李玉

    (1486—1536)明六安卫千户,字廷佩,号南楼。针灸多奇效,时号神针李。善方剂,能使病瘘者立起。

  • 朱升之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