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诗词古文>张嘉贞生平

张嘉贞生平介绍

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725年(开元十三年),再贬台州刺史,又升任工部尚书,封河东侯。729年(开元十七年),张嘉贞在洛阳病逝,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查看张嘉贞的诗词古文

轶事典故

河东佳客

  张循宪巡察河东时,遇到难以决断的事务,便问吏员道:“河东地区可有什么佳客吗?”吏员便推荐张嘉贞。张循宪召见张嘉贞,请他帮忙处理事务,张嘉贞分析的非常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

面见女皇

  张循宪向朝廷举荐张嘉贞,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想让。武则天道:“朕难道就没有官职来安置贤才吗?”她亲自召见张嘉贞,在内殿隔帘对话。张嘉贞仪表秀伟,谈吐不凡,得到女皇的赞赏,并请求道:“臣是乡野之人,未识朝廷威仪,得蒙陛下赏识,召到内殿。今臣与陛下相隔咫尺,但却仿佛隔着一道云雾,看不清陛下面容。我觉得这不符合君臣之道。”武则天大笑,命人撤去珠帘。

为弟求官

  唐玄宗继位后,张嘉贞以并州长史的身份回朝述职,因政绩突出,得到皇帝的嘉奖。他趁机向唐玄宗请求:“臣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臣弟张嘉祐,现为鄯州别驾,与臣相隔甚远。希望陛下能把他调到并州附近为官,使我们兄弟能够相聚。臣一定尽力报答陛下。”唐玄宗便把张嘉佑调到并州附近的忻州为刺史。

拜相逸事

  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欲任命张嘉贞为宰相,但却忘记了他的名字,便问中书侍郎韦抗:“这个人姓张,名字是两个字,现在是北方大将,你替我想想是谁。”韦抗道:“大概是张齐丘,他现任朔方节度使。”唐玄宗便命韦抗回去起草诏书,任命张齐丘为宰相。随后,唐玄宗批阅奏章,正好拿起张嘉贞的奏章,这才知道自己弄错了,立即召回韦抗,让他修改诏书,改任张嘉贞为宰相。

不立田园

  张嘉贞虽然官至宰相,但从不注重经营田园家宅。面对他人的劝说,他答道:“我曾经做过宰相,只要没有死,就不用担心饥寒。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广有田产,也会被抄没。士大夫常常喜欢置办田宅,最终都给不肖子孙做了酒色之资。我才不干这种蠢事!”

生平

早年经历

  685年(垂拱元年),张嘉贞考中明经科,被授为平乡县尉,不久因受案件牵连免官回乡。

累职升迁

  702年(长安二年),侍御史张循宪出任河东采访使,上表举荐张嘉贞。武则天召见张嘉贞,面试其才,擢升他为监察御史。此后,张嘉贞历任兵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深受官吏的敬畏。

  717年(开元五年),突厥九姓内附唐朝,散居在太原以北地区。张嘉贞便上表朝廷,请求驻扎重兵,加以震慑。唐玄宗于是在并州设置天兵军,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

  718年(开元六年),张嘉贞入朝。这时,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唐玄宗欲将告发者治罪。张嘉贞认为此举会阻塞言路,上奏赦免其罪。唐玄宗非常高兴,许诺将来要拜他为宰相。张嘉贞趁机奏道:“当年马周徒步入长安,拜见太宗皇帝,得到重用,但五十岁便去世。假如太宗晚提拔马周几年,这个人才就算错过了。如今陛下想要重用臣,就请陛下早一点拜臣为相,不要等臣衰老了。”唐玄宗道:“你且返回并州,我一定尽快召你回京任相。”

担任宰相

  720年(开元八年),唐玄宗罢免宋璟与苏颋的宰相之职,征召张嘉贞回朝,擢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月,张嘉贞又升任中书令,加银青光禄大夫。他善于决断,长于奏对,却因脾气急躁、刚愎自用,遭到舆论的鄙薄。后来,张嘉贞之弟张嘉祐也入朝担任金吾将军,兄弟二人并居将相,一时显赫无比。

  722年(开元十年),张嘉贞随唐玄宗巡幸洛阳。洛阳主簿王钧为求取御史之职,在洛阳给张嘉贞修建住宅,结果事情败露。唐玄宗大怒,命人杖毙王钧。张嘉贞为求灭口,私下催促行刑者加速行刑,又将罪责推给御史大夫韦抗、中丞韦虚心,使得韦抗二人遭到贬黜。

  后来,秘书监姜皎获罪,张嘉贞怂恿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皎伤重而死。不久,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张嘉贞又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士可杀不可辱。此前姜皎犯罪,如果该杀,那就公开处死,不应让他当庭受辱。姜皎之事已无可挽回,现在对待裴伷先,不能再犯错误。”唐玄宗采纳了张说的意见。张嘉贞很不高兴,私下指责张说道:“你话说的太重了。”张说道:“谁也不能当一辈子宰相,我们如果开了贵臣受杖的先例,难保将来也有受辱之时。”

宦海浮沉

  张嘉贞与张说的矛盾由来已久。起初,张说担任兵部侍郎,位居员外郎张嘉贞之上。张嘉贞拜相后,超越张说,并对他毫不谦让。张说对此心中不满。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祐贪赃事发。张说趁机劝说张嘉贞,让他素服待罪。唐玄宗贬张嘉贞为豳州刺史,命张说接任中书令。张嘉贞这才知道上了张说的当,为此非常后悔。

  724年(开元十二年),张嘉贞升任户部尚书、益州长史,并代理都督之职。不久,唐玄宗在中书省设宴,命张嘉贞与宰相一同预宴。张嘉贞对张说痛恨不已,在席间谩骂不止。源乾曜与王晙极力排解,这才将张嘉贞劝走。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赐死宠臣王守一。张嘉贞因与王守一交情深厚,也被贬为台州刺史。不久,张嘉贞又担任工部尚书、定州刺史,掌管北平军事,封河东侯。张嘉贞赴任时,唐玄宗亲自赋诗勉励,并命百官到上东门外饯行。

  729年(开元十七年),张嘉贞患病,返回洛阳就医。回到洛阳后,他已双目失明,病情加重,唐玄宗特派御医前往诊治。同年八月,张嘉贞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追赠益州大都督,赐谥恭肃。

家庭成员

祖父:张俊兴,官至相国府检校郎将。

父亲:张思义,官至成纪县丞。

兄弟:张嘉祐,官至左金吾将军、相州刺史。

儿子:张延赏,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孙子:张弘靖,官至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孙子:张谂,官至主客员外郎。

猜你喜欢

  • 王褒2

    王褒(约513~576年),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明帝宇文毓笃好文学,王褒与庾信才名最高,二人特被亲待。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宇文邕时为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后出为宜州刺史。建德年间去世,卒年六十四。子王鼒嗣。

  •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郯韶

    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 诸重光

    诸重光,字申之,号桐屿,余姚人。乾隆庚辰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官辰州知府。有《二如亭诗集》。

  • 叶法善

    叶法善(616年-720年),字道元、太素、罗浮真人,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人。叶法善郡望是南阳郡,占籍为松阳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栝州松阳。代表作品《留诗》。叶法善有双铜印遗世,俗称“天师印”,被奉为驱魔之宝。叶法善之祖,名国重,葬于松阳之酉山,法善于其处置道院,立碑于下,并请北海为其祖作碑文。北海梦叶法善再来求书,允之,书未尽,钟鸣梦觉,至丁字下,数点而止。当法善刻碑毕,将墨本前往致谢,北海惊道:始吾以为梦,乃真邪?此即世所盛称之追魂碑,亦称丁丁碑也。

  • 叶维荣

    叶维荣,河南商邱人,清朝官员。他于1732年(雍正十年)上任台湾凤山县县丞,是监生出身。范咸主修的《重修台湾府志》中有他的记载,他亦为该官职的首任清朝官员。

  • 张殷衡

    生平不详。《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 高士谈

    (?—1146)金燕人,字子文,一字季默。任宋为忻州户曹。入金授翰林直学士。熙宗皇统初,以宇文虚中案牵连被害。有《蒙城集》。

  •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 姚广孝

    (1335—1418)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