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向秀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 邢昉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刑石臼,江苏南京高淳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明亡后弃举子业,居石臼湖滨,家贫,取石臼水酿酒沽之,诗最工五言,著有《宛游草》、《石臼集》。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人。
- 金德淑
金德淑,宋旧宫人。至北后适章丘李生。存词一首。
- 牛真人
(约公元1388年前后在世)字子粲,一字子鬯,自号弋阳山樵,姑苏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多才能文,旁通释道之学。生平事迹均不详。
- 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 桓伟
(?—403)东晋谯国龙亢人,字幼道。桓温子。平厚笃实,在藩为士庶所怀。历督荆、益、宁、秦、梁五州诸军事,任安西将军、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封西昌侯。
- 周馨桂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王龟
太原人,字大年。王起子。性高简,博知书传,不乐仕进,少以诗酒琴书自适。武宗以左拾遗召,入谢,自陈病不任职,诏许。终父丧,召为右补阙,再擢屯田员外郎,称疾去。崔玛观察宣歙,表为副,龟乐宛陵山水,故从之。入为祠部郎中、史馆修撰。懿宗咸通中,知制诰。王铎为相,改太常少卿、同州刺史。徙浙东观察使,死于战乱。
- 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1-2]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