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摑
【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出沙陀突厥,旧奉基督教,金时徙其一部于辽东,余者驻长城地域,守御北边(71)。亦称汪古。以部为氏。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望】 陇西(60,71)。【变】 ①亦作汪古、〔汪骨〕、〔旺古〕、〔王孤〕、雍古(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洪果(24)。②汉姓有汪、马、赵(71)。【人】 黄掴九住,金时临潢人,累官河东北路按察使、转运使,后知彰德府(21,61)。黄掴阿剌兀思剔古忽里,元时汪古部人,系出沙陀雁门节度之后,世为部长(61,71)。
【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出沙陀突厥,旧奉基督教,金时徙其一部于辽东,余者驻长城地域,守御北边(71)。亦称汪古。以部为氏。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望】 陇西(60,71)。【变】 ①亦作汪古、〔汪骨〕、〔旺古〕、〔王孤〕、雍古(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洪果(24)。②汉姓有汪、马、赵(71)。【人】 黄掴九住,金时临潢人,累官河东北路按察使、转运使,后知彰德府(21,61)。黄掴阿剌兀思剔古忽里,元时汪古部人,系出沙陀雁门节度之后,世为部长(61,71)。
读音:hùn【综】 汉时蔡邕《处士圂叔则铭》:伊汉二十有一世,处士有圂典,字叔则者(21,81,86)。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蔡中郎集·处子圂叔则碑》: 伊汉二十有一世,处士有
读音:zǐ qiān齐大夫后有子牵氏。(见《路史》)
读音:Mùshùlǔmán【综】 元时蒙古人姓。亦作〔木速蛮〕(399)。【人】 速哥,木速蛮氏,脱颖曾祖,见《元史·氏族表》(399)。脱颖,字用宾,木速鲁蛮氏,居南康。元元统元年进士,授临川县丞,
读音:È'niǎn《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遏捻特勒。”未详其他。
读音:Zhái【源】 见《姓苑》(15,21,24)。【布】 山西汾阳(278)、山东长清(317)等地均有此姓。【人】 宅师,汉时人,见《印薮》(21,2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离石、临汾等地
读音:luó duō罗多水在婺州县东八十里,因罗多为姓。(见《明一统志》)
读音:Jísh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Zhālābāngkè鄂伦春族姓氏。出自白依尔哈拉,汉意为“桦树”——因天旱少雨,人赖以桦树汁得活,因以查拉帮克为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
读音:zǎo【源】 见《姓苑》(21,24,62)。【布】 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读音:Dāngnà【综】 白马人姓。世居四川,甘肃交界地区,当纳,在白马人语中义为黑熊,汉姓为熊(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