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陽
【综】 东汉牟融代鲑阳鸿为大司农,鸿字孟宗,鲑阳姓也,中山人(7,9,12,17,60)。亦作阳(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后汉有鲑阳鸿,为少府,居鲑阳,遂以地为氏,有鲑阳氏,或为鲑氏。或作“觟阳”。
【综】 东汉牟融代鲑阳鸿为大司农,鸿字孟宗,鲑阳姓也,中山人(7,9,12,17,60)。亦作阳(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后汉有鲑阳鸿,为少府,居鲑阳,遂以地为氏,有鲑阳氏,或为鲑氏。或作“觟阳”。
读音:Zhè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有此姓。《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ū【源】本作疏,至汉时始分为二姓(62)。 【望】兰陵(17,418),长安(21,60)。 【变】一作〔踈〕(91,418)。 【布】江西弋阳(329)、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
读音:Ē【源】 与妸同(62)。见《康熙字典》(62,80),及《新编千家姓》(73)。《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亦作妸,为妸荷所改。”不知其出所
读音:Hòu【源】 ①相传为太皞之孙後照之后(60,62)。 ②本姓侯,后改姓後,见《元和姓纂》(17)。【望】 瑕邱(17,418),东海(12,21,60)。【布】 四川仪陇、宁夏固原、湖南宁乡、
读音:Xī'ěrhǎ【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阿喇克绰特(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阿喇克绰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Gōuyì【源】 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后有钩弋氏,见《姓氏英贤传》(6,7,12,60)。按,钩弋宫为汉时宫殿名,在陕西长安西北。汉孝武赵婕妤居钩弋宫,太始三年生昭帝,见《汉书·外戚传》,当以殿名
读音:Hòukǎ【源】 彝族姓(375)。
读音:huì qiáng宋诗人惠墙伊戾为太子内师。(见《左传》杜预注:“惠墙,姓;伊戾,名。”
读音:pǔ【源】 ①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6,9,17,27,70)。②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17,24)。③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242)。今彝族仍多此姓(128,130)。
读音:Gǒu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注云:“‘耉’有高寿之意,当以此为姓。”或作“耈”,亦作“耇”。明代有耉秉彝,龙南县丞; 《古微书》载有耉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