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ú

【源】①吴后有馀氏,见《路史》(60,62)。②越王无疆之次子蹄守欧馀山之阳,有馀氏(60,62)。③晋时有馀頠,著《复姓录》。自云出自傅馀氏(6,12)。韩馀氏、傅馀氏、夫馀氏均为汉时复姓。此三复姓之后或均有馀氏。④鲜卑族有馀氏(6,12)。⑤西夏人姓(24)。⑥辽东馀氏,夫馀人,其先为夫馀之种,其后入居中国,遂以国为氏,后改为馀氏(242)。一说,百济王姓馀氏(11,17)。 【望】雁门(17,60,418)。 【布】浙江江山有此姓(325)。 【人】馀蔚,东晋末后燕荥阳太守,原扶馀王(61)。馀惟兴,明时博平人,嘉靖中麻合州吏目(21)。


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俱予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为傅馀氏所改。《广韵》曰: “傅馀氏本自傳说,说既为相,其后有留於傅巖者,因号傅馀氏。秦乱,自清河入吴。汉兴,还本郡,馀不还者曰傅氏,今吴郡有之。” 傅馀氏省而为傅氏,当亦有省而为馀者,故郑樵注云: “晋馀頠, 著《复姓录》, 自云本出傅氏。”②疑亦为韩馀氏所改。《广韵》 称: “晋卿韩宣子之后有名馀子者,弃于齐。号韩馀氏。” 当亦有馀氏,此以名为氏,系出姬姓。(按: 韩与周王室同姓。) ③或为夫馀氏所改,而以夫馀为氏者所出殊异。《姓氏考略》 据 《路史》注称: “吴后有馀氏。”《中文大学典》 注引 《风俗通》亦称: “吴公子夫概弃楚,其子在国,以夫馀为氏。”此当系出姬姓。《中国姓氏大全》注称: “古渤海国有扶馀府,居者以地名为姓。” 《姓氏考略》 据 《北史》注称:“百济国王姓夫馀氏。此以国为姓。一作 ‘扶馀’。”其后或亦为馀氏。④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云: 越王无疆之次子蹄,守欧馀亭之阳 (按:欧馀亭,《中国姓氏大全》引作“欧馀亨”,误)有馀氏。亭有山,亦以欧馀名之,即昇 (升) 山,在今浙江吴兴县东。此当以地为氏,省而为 “馀”,系出姒姓。⑤或云出自鲜卑族。然而郑樵注称: “《前燕录》有馀元、馀和、馀严崇,旧云 ‘鲜卑种类。’ 然既出傅氏无因出鲜卑。”(按:郑说不足以服人——同姓而不同源者比比皆是矣,何独 “既出傅氏,无因出鲜卑”?)⑥或出自羌族之党项人。《续通志·氏族略》称: “(西)夏有翰林学士馀精方。”⑦馀、余,古代为不同的两个字,各自为姓,自不同。今“馀”可简化作“”,馀姓或亦写作“”,馀、余二姓遂混而为一。

《姓氏词典》 称: 战国时燕有馀崇; 《中国姓氏大全》载: 十六国时后燕有馀蔚,扶馀王。南朝宋有馀庆; 隋代有馀璋。

猜你喜欢

  • 读音:gōng【源】 春秋时鲁、宋、齐、楚皆有工正官,掌作车服,其子孙以官为氏(60,62)。【望】 彭城(418)。【布】 四川邻水(390),浙江上虞(279)、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

  • 读音:Shū【源】 ①西域匈奴人有输氏(60,62)。②羌人姓。晋安帝义熙六年羌人输极降西秦,见《通鉴》(242)。【布】浙江余姚有此姓(389)。【人】输子阳,汉时人,见《淮南子》(21,60)。现

  • 努特

    读音:Nǔtè【综】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努特氏(259)。

  • 賈義

    读音:Jiǎyì藏族姓氏。今甘肃之天祝有分布。本部落名,以部为氏。或改单姓“贾”,盖取“贾义”首音谐“贾”而得。

  • 读音:Òu【源】 系自姒姓。春秋越王无疆之后有沤氏(8,17,60)。【布】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据《路史》注云:“沤氏

  • 蘇龍

    读音:Sūlóng珞巴族姓氏。当由 “布瑞” 所改,本部落名,或以为姓。(按: 苏龙部自称为“布瑞”。布瑞人全部沦为奴隶后,才被其他部落的人称为“苏龙”,意为“在森林里腐烂的人”。见 《中

  • 軒邱

    读音:Xuān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楚文王庶子食采轩邱,因氏。”此以邑为氏。一作“轩丘”。

  • 朱萍

    读音:Zhūpíng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据《中国姓氏汇编》注云: “即朱泙氏。”见“朱泙”条。

  • 羅洪

    读音:Luóhónɡ【综】 彝族姓。属狄俄奥迪家支,四川喜德、云南宁蒗等地均有此姓(375)。

  • 玆毋

    读音:Zīwú【源】 春秋时鲁大夫玆毋还之后(7,9,62)。一说,玆毋还为齐大夫(6,12,15),误(7)。【变】 亦作〔玆母〕(6,7,9,12),〔玆无〕(17),〔兹毋〕(60)。【人】 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