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iān

【源】 ①周文王之贤臣太颠(一作泰颠)之后,以名为氏(9,12,15,60)。②春秋时晋大夫颠颉之后(7,12,17)。③颠坡,一作颠轸坂,在今山西平陆东北70里,为春秋时虞国之地,后归晋国,居者或以地为氏,见《左传》(62)。【望】 绛郡(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颠颉之后。”颠颉曾随晋公子重耳出逃列国,后为文公(重耳)所杀,其后或以名为氏。②又云: “或言周乱臣太颠之后。” (按:太颠,“文王四友”之一,或称其为 “贤臣”,不知郑樵因何特书其为乱臣。此亦以名为氏。) ③又,《姓氏考略》注云: “颠��, 虞地, 后为晋地。 见 《左传》。故晋有颠姓, 望出绛郡。”颠��, 即虞坂 (按: 《中国姓氏大全》写作“颠陵阪”; 《姓氏词典》 写作 “颠��坂”),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唐代有颠文��。

猜你喜欢

  • 读音:Jūn【源】 ①周时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有军氏,见《潜夫论》(60,62)。②春秋时晋大夫下军氏之后有军氏,见《姓考》(17)。③汉时霍去病为冠军侯,其后有军氏,见《姓苑》(6,12,15,60

  • 读音:Xí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iù【源】 ①东汉时已有就氏,见《后汉书·律旧志》(60,62)。②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菟赖氏为就氏,见《魏书·官氏志》(6,12,17,60,70)。【望】 代郡(17,418)。【人】 就耽

  • 读音:Quē【源】 ①尧时有阙侯,后因氏,见《姓源》(17)。②阙党童子之后,见《风俗通》(1,7,11,12,17)。阙党,地名,即阙里,故地在今山东曲阜境。③阙门氏之后(60)。【望】 下邳(17

  • 野蒲

    读音:Yěpú【源】 西夏人姓(31,57)。【变】 亦作〔也蒲〕(3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额卜〕(24)。【人】 野蒲昂吉儿,元时甘肃张掖人,其先世为西夏将,至元中授千户,累官行尚书省右丞(

  • 鸿

    读音:hóng鸿氏,大鸿氏之后也。大鸿即黄帝,亦即帝鸿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 雍門

    读音:Yōngmén【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公子胜居雍门(或即雍门城,在今江苏铜山东南),故为雍门氏(3,7,9,12,17)。【望】 齐郡(17,418)。【人】 雍门周,春秋时齐人,以琴

  • 读音:Cì/Tsyh,Tsz【综】 荆有㐸飞,得宝剑于干越,见《洪武正韵》引《荀子》(86)。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㐸姓(427)。

  • 僕固

    读音:Púgù【源】 唐时部落名,铁勒诸部之一(62),后为回纥外九部之一,在多滥葛(今图拉河北)之东北(17)。贞观中,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降,分置瀚海九都督府,以仆骨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

  • 读音:chāo【源】 见《元和姓纂》(6,15,21)。【望】临川(418),临淄(17,60,62)。【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超喜,汉时太仆(9,11,21)。超华,明时江西宜黄人,正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