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án

韩姓来源有五个。一, 是黄帝之孙韩流的后代。二, 以封国为姓。公元前11世纪中叶, 西周灭商, 实行分封制。周公旦封周成王之弟于韩。韩国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 韩国亡国之后, 国人便以韩为姓。三, 韩武子之后。韩国为晋国所灭以后, 韩武子因侍奉晋献公有功, 被晋献公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 西南。韩武的子孙便以韩为姓。四, 以国为氏。公元前403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为秦所灭后, 其国人便以韩为姓。五, 改姓。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 把鲜卑姓氏出大汗氏改为韩。

韩姓最早居住于春秋时晋国, 韩国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后, 又先后迁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与新郑(今河南新郑)。西汉末, 韩王信的后裔韩骞为避王莽之乱南迁南阳。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南北朝时“五胡乱华” 这三个时期, 中原人为避战乱大举南迁, 韩姓则大多迁往西北、东北、西南、江南。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姓进入广东。南宋时, 北方和中原的韩姓人迁往江、浙、粤、闽一带。元明清时期, 江浙一带的韩姓人大规模迁往南方各省。韩姓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的陕西、河南、山西、辽宁等省, 南方的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

韩姓历史人物有韩非, 战国末期哲学家,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著作有《韩非子》。韩信, 汉初著名军事家, 辅佐刘邦平定天下, 屡建奇功, 与张良、萧何并称“兴汉三杰”。韩愈,唐朝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之首, 他还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称为“百代文宗”。

韩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十五位。


韩之先与周同姓,武子事晋献公,封于韩原,因以为氏。(见《风俗通》)

韩氏,姬姓之别族,出晋穆侯之少子曲沃成师,是为桓叔,生万,是为武子,食采韩原。一云成王封叔虞于唐,赐毕万韩原之地,其地今同州韩城县南十八里故城,武子生厥,是为献子,晋景公之时,晋作六卿,献子在一卿之位,从其姓封,遂为韩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后魏出大汗氏改为韩氏。(见《魏书·官氏志》)

▲〈春秋晋〉韩简,大夫。〈汉〉韩信,淮阴人,封齐王。〈宋〉韩世忠,延安人,抗金将领。

猜你喜欢

  • 读音:Fǔ【源】 以器为氏,如砚氏、釜氏、杯氏之类(60)。亦见《姓苑》(9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 《姓氏考略》 注“鬴”据《纂要》

  • 阿匹

    读音:Āp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县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Fú【源】 见《通志·氏族略》(444)、《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21)、《中国姓氏集》(62)。【布】 大陆(91)、台湾台北(64,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

  • 輝發那拉

    读音:Huīfā'nālā【综】 清满洲人姓。辉发那拉麟庆,清满洲正白旗人,同治中热河都统(254)。辉发那拉廷桂,清满洲正白旗人,道光举人,官永州知府(61)。《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

  • 烏郎

    读音:Wūláng【综】 裕固族姓。贺郎格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均有乌郎姓。亦作〔啊尔郎〕。世居甘肃肃南。清末民初改为郎氏(198)。裕固族姓氏。亦作“阿郎”,本为户族名,以为氏。后或取 “乌郎”

  • 祝圉

    读音:zhù yǔ【源】 春秋时卫大夫祝圉之后,见《风俗通》(12,60)。【人】 祝圉遥,汉时侍御史(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卫祝圉之后”,此以名氏为氏

  • 读音:yuè亦作说,傅说之后,以名为氏。(见《万姓统谱》)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陕西之韩城,四川之长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 邢佳

    读音:Xíng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白哈之妻为邢佳氏(260)。

  • 读音:Yàn【综】 见《庄子·天运篇》,亦作猋(62)。《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Páng庞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文王子毕公高后代受封于庞,子孙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庞。二是出自高阳氏,相传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据说颛顼八子之一为庞降,其后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