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
【源】 ①古帝阴康氏之后,见《风俗通》(1,6,7,12,15)。②虞夏时有阴国。商时阴长生有诗云:惟予之先,佐命唐虞。所指即阴国,见《姓考》(17)。以国为氏。③阴,周时采邑(故城在今河南卢氏东北)(11,60,62)。以邑为氏。④春秋时齐管仲之孙管修,自齐奔楚,为阴大夫,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7,9,12)。【变】 亦作,〔〕、零、〔霒〕(17)。【望】 南阳(17,21,60,418)。【布】 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64,68,261)、黑龙江尚志、牡丹江、山西汾阳、北京、河南郑州、荣阳、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人】 阴竟,商末时人,见《史记·龟荚传》(60,62)。阴寿,隋时武威人,以功进位上柱国,拜幽州总管,封赵国公(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乐亭、景县、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河南之卢氏,江西之金溪、永修,福建之清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词典》 据 《史记·龟荚传》 注云:商末有阴兢,乃阴姓的最早记载。②郑樵注云: “姬姓。管夷吾七代孙修,适楚 (按: 适楚,《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元和姓纂》 作 ‘适梦’,误),为阴大夫,因以为氏。” 此之 “阴”,当指春秋时楚之下阴,汉置县,故城在今湖北光化县西。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里人。” (按: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氏急就篇》 云: “阴,周采地。大夫阴忌。阴不佞、阴里,其后氏焉。” 称“阴里” 为大夫名,《姓氏词典》注本此,与郑樵所引不同。) 或称: 今河南卢氏县东北有阴地城。④郑樵又注: “后周赐姓邱月阴氏,隋复旧姓。” (按: 邱月阴,当为 “邱目陵” 之误。)
汉代有阴长生,新野人,隐士; 隋有阴寿; 宋有阴信臣、阴络,登科; 又有阴悼,凤翔人; 明有阴子椒,荆门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