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ā

【音】 今亦音A-(91)。【源】 ①商时伊尹为阿衡(官名,保护教养之官),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 ②北魏时阿伏干氏、阿伏氏、阿贺氏等均改为阿氏(7,12,17,60,70)。 ③唐时右屯卫将军金城郡公阿罗憾,为波斯人,见桑原骘藏《隋唐西域人华化考引》(242)。 ④明清时云南大理府邓川州知州阿氏,为白族(253)。今白族姓。 ⑤明清时云南大侯州(今云县南)巡检司土巡检阿氏,为布朗族(253)。 ⑥明时云南巨津州(在今丽江巨甸)同知阿氏、石门关巡检司土巡检阿氏,均为纳西族(253)。今纳西族姓(151)。 ⑦明时云南开化府新现寨(在今屏边西北)土舍、乌蒙乌撒东川镇雄怀德司(在今彝良)、蒙化直隶厅南涧土县丞、蒙化州(今巍山)土千夫长、蒗蕖州(今宁蒗)土知州均为阿氏,系彝族(253)。今为彝族姓(130)。 ⑧明清时云南永宁府土知州为阿氏,系蒙古族(253)。 ⑨清时贵州安顺府土司阿姓,始于明洪武年间(72)。 ⑩清时甘肃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土司阿氏,系蒙古人(72)。 ⑪清满洲八旗姓巴尔拉氏、乌扎库氏等后均改为阿氏(180)。今满族姓(181)。 ⑫鄂伦春族阿其格查依尔氏,汉姓为阿(190)。 ⑬达斡尔族德力根氏汉姓为阿(189)。 ⑭土(195)、傣(205)、羌等族均有此姓。【望】 河南(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阿薄,北魏时鹅青之禆将(21)。阿其麟,明时代州人,嘉靖进士,知晋宁县(6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上海之松江县,安徽之贵池,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甘肃之酒泉,永登,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塔城、布蝴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彝、傣、土、藏、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风俗通》 曰: “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伊尹,商汤时重臣,曾任主管教养的阿衡之职,其后代支系子孙或以 “”为氏。② 《魏书·官氏志》 载: 北魏阿伏干氏、阿单氏、阿贺氏等,并改为单姓 “”,则此当出自鲜卑族。③清代满族姓氏乌扎库氏、巴尔拉氏亦改为单姓“”,见 《满族姓氏录》。④当今,不少民族取名时以 “”字起首,如蒙古族或有名阿拉坦桑者,简而呼为阿拉坦。原为金库之意,后将其分为姓名两部分,而自谓姓 “”。⑤达斡尔族有 “阿尔丹” 氏。或取其首音谐“”而为单姓。⑥土族之阿姓为名字所改。明洪武三年 (1370年),元朝甘肃行省郎中失喇率部归附明朝,其孙名阿吉,后以阿为姓。一音ē。

唐代有阿光进; 明代有阿其麟,代州人,宁晋知县。

猜你喜欢

  • 读音:È【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收载。“元有锷斯满”。未详其源。

  • 沙卜

    读音:Shāpǔ【综】 土族姓。沙卜,部落名,辽金时称鞑靼,元时讳言改称阻卜,亦称阻䪁,沙卜为方言,汉姓为沙(195)。

  • 崔穆魯

    读音:Cuīmùlǔ【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玛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尼玛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奇勒爾哈拉

    读音:Qílèěrhǎlā赫哲族姓氏。“奇勒尔”,汉意为西、西边。此以方位名为姓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满、赫哲以及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都有以

  • 读音:biāo【源】 ①系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有彪氏(60,62)。卫公族之后(17)。②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公族有彪氏(17,62)。【望】 齐郡、汲郡(17,21,418)。【布】 清时河南均

  • 读音:Jié【音】 又音杰(Jié)(91)。【源】①黄帝史官苍颉之后,见《风俗通》(1,7,8,12,15)。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大夫羽颉之后(60,62)。【望】冯翊(17,418)。【布】新疆呼

  • 屈懷

    读音:Qūhuái【源】 西夏人姓(40,63,101)。历史上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夏主德明妃屈怀氏。”

  • 托跋

    读音:tuō bá与“拓跋”同。《中文大字典》 有载。其注云: “复姓。北魏之姓。亦作拓跋、托拔。”参见 “拓拔”条。

  • 读音:Chuǎng【源】 闯大夫之后,见《国语》(15,63)。【布】 台湾台中(64,68,261)、辽宁西丰(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桓仁,山西之长治,福建之上

  • 读音:yán出自齐毋盐大夫之后。(见《姓氏考略》)鲁国先贤传有北海相盐津。(见《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