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īn

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源于管姓。管仲七世孙修,从齐国逃到楚国,任阴邑大夫,其后人因以为姓。二是以采邑为姓氏。阴为周王朝的采邑,有大夫阴忌、阴不佞,其后以邑为姓氏。

阴氏后人奉管修为阴姓始祖。河南是阴姓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后代陆续向全国各地迁移。阴姓望族居于河南南阳,至南北朝于甘肃武威显赫一时。

阴姓历史人物有阴铿,南朝陈文学家。阴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在当时很有名,曾在梁任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很高,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注重字词的使用,今存《阴常侍集》。阴丽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美丽贤惠,未曾显赫时,刘秀就说过这样的话:做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后果如愿,他当上皇帝后,想封阴丽华为皇后,但阴丽华却坚持要立郭妃为皇后(郭妃的父兄为光武帝夺得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于是,郭妃被立为皇后,但后来因事被废,阴丽华成为皇后。

阴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三位。


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之后,管夷吾七代孙修,适梦为阴大夫,因氏焉。(见《元和姓纂》)

▲<汉>阴长生,新野人,隐士。

<陈>阴铿,姑臧人,诗人。<明>阴子淑,内江人,荆门知州。

猜你喜欢

  • 堂陽

    读音:Tángyáng【源】 商王太丁封母弟才于堂阳(故城在今河北新河西),为堂阳氏(8,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商王太丁封母弟才於堂阳,为堂阳

  • 巴亞基魯

    读音:Bāyàjīlǔ【源】 鄂温克族姓。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之莫尔格河地区。源出氏族名,属下又分要靠勒巴亚基鲁、我乌特巴亚基鲁、我勒克巴亚基鲁三个分支,即莫昆,属索伦部音千部族(192)。

  • 读音:Yuán元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二是改姓。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北宋时赵匡胤父名玄朗,下令天下玄姓改元姓。三是出自殷商元铣之后

  • 西賓

    读音:Xībīn历史上罕见复姓。本古国名,以国氏,相传黄帝母为西宾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云笈七·轩辕本纪》云: “轩辕黄帝, 姓公孙, 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其

  • 东闾

    读音:dōng lǘ齐之门名,当时大夫以所居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秦之后。(见《路史》)周有东闾子。(见《通志·氏族略》)

  • 叔孙

    读音:shū sūn以族系为氏。鲁公子叔牙之后。叔牙与庆父同母,庆公弑闵公,故牙有罪,饮鸩而死,遂立公孙兹,为叔孙氏,亦叔仲氏,即叔氏也。(见《通志·氏族略》)出自姬姓,鲁桓公第三子叔牙,谥僖叔,立其

  • 謝也撒

    读音:Xiēyěsā基诺族姓氏。云南之景洪有分布。或改为汉姓“张”。《中国人的姓名·基诺族》 有载,未道其详。

  • 匝尼

    读音:Zā'ní景颇族姓氏。其汉意为 “熊”,以小动物名称为姓氏。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陉阳

    读音:xíng yáng秦宣太后弟封陉阳君,因氏焉。(见《英贤传》)颛帝后有陉阳氏。(见《路史》)

  • 固野

    读音:Gùyě【源】 见《姓氏考略》(444)。即古冶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古冶” 引张澍之论云: “当为古冶官之后以为氏。一作古野,又作固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