钭
读音:Tǒu
钭姓的来源出自姜姓。相传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原齐国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
钭姓历史人物有钭滔,宋代官员,为官期间有德政,乡里人称他为“白眉”(意指兄弟辈中的优秀杰出者)。
钭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六位。
今临海有此姓。五代汉有钭滔,为处州刺史。(见《通志·氏族略》)
钭姓的来源出自姜姓。相传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原齐国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
钭姓历史人物有钭滔,宋代官员,为官期间有德政,乡里人称他为“白眉”(意指兄弟辈中的优秀杰出者)。
钭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六位。
今临海有此姓。五代汉有钭滔,为处州刺史。(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Shídài【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读音:Chén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景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于古籍。
读音:Shūkuí《姓氏词典》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未详其源。疑此乃 “叔達 (达)”之误。盖 “達”、“逵”形近似而讹。
读音:Gānjiāng【源】 春秋时吴国干将善于铸剑,其后遂以名为氏,见《路史》(12,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善铸剑,故剑以干将得名。”干将,本人名
读音:Bēi【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浙江上虞有此姓(279)。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Jìn【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引王述民《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ái xiàng【综】 白象先生,古贤人,隐者,见《风俗通》(1,7,12,60)。一作〔伯象〕,《汉书·艺文志》有伯象先生一篇,见张澍《风俗通》注(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Sè【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穆色辰氏后改为色氏(180)。②彝族姓(333)。【布】 四川德昌(333)、河南扶沟(281)、山东长清(317)、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
读音:téng本姓滕,避难改焉,今开封有此姓。(见《万姓统谱》)
读音:Yùbù′ěr【综】 清镶蓝旗汉军护军台宁之妻为喻布尔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