酅
【源】 酅,春秋时纪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后入齐为附庸,因氏(17,62)。【变】 一作〔〕(15)。【望】 河东(17,418)。【人】 酅魁垒,晋士,见《左传》(11,17,2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春秋时纪国有酅邑,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居者以地名为氏。” 《姓氏词典》则云:‘酅,一为古邑名,春秋纪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一为古地名,也作 ‘巂’,春秋齐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望出河东。”
春秋时晋有酅魁垒。
【源】 酅,春秋时纪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后入齐为附庸,因氏(17,62)。【变】 一作〔〕(15)。【望】 河东(17,418)。【人】 酅魁垒,晋士,见《左传》(11,17,2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春秋时纪国有酅邑,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居者以地名为氏。” 《姓氏词典》则云:‘酅,一为古邑名,春秋纪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一为古地名,也作 ‘巂’,春秋齐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望出河东。”
春秋时晋有酅魁垒。
读音:Gòu【源】 见《姓苑》(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Qì′nǔ《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唐有器弩悉弄。”未详其他。
读音:Àixīnjuéluó【源】 清时皇室姓,发祥于东北长白山之东鄂多理城,族名满洲(23)。【变】 ①清末以后,居于北京等地改姓金、罗等;居于辽宁新宾等地改姓肇、罗、依等;居于辽宁辽阳等
读音:Sīk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汉姓为陈(161)。
读音:Kèbùkētè【综】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索住之妻为克布柯特氏(260)。
读音:Mùchā【源】 纳西族姓(家名),世居云南永宁(104)。
读音:Shūyuánhé【综】 顺阳王仲景前妻为叔袁纥氏,见《北史·阳平王新成传》(27)。一说,即袁纥氏。
读音:Hèzhé【源】清满洲八旗姓(23,63,180,260)。【变】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赫车氏(256),镶黄旗满洲护军都义格之妻为和折氏(260),〔赫车〕、〔和折〕等似均为赫哲之异译。清代满族
读音:Hàkù’ěr【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额尔特西之妻为哈库尔氏(260)。
读音:Lúpú【源】 系自姜姓。齐桓公之后(12,15,17,60)。【望】齐郡(17,418)。【人】卢蒲就魁,春秋时齐景公之臣,见《青州府志》(11,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