赿
【源】 同迟,见《五音集韵》(86)。
【源】 同迟,见《五音集韵》(86)。
读音:yǒu nán【源】 系自姒姓。禹后分封,有有男国,子孙以国氏(7,9,12,17)。 【变】 亦作有南(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姒姓。《史记》: 禹后
读音:tú qiú【源】 系自嬴姓。秦嬴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菟裘氏(7,9,12,17,60)。春秋时菟裘为鲁邑,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北(7)。【变】 后改为菟氏(15,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
读音:Xiāo【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之后,见《姓考》(17,62)。②取鸟名以为姓。如凤氏、鴞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63)。【人】鴞子,春秋时齐臣,见《吕氏春秋》(17)。《姓氏词典》引《姓谱》收
读音:zhù qiū【源】 系自己姓。莒著丘公之后,莒为夷国,无谥而号,故以号为氏。著丘(或即著邑),莒之别邑也(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元和姓纂》注云:“出自己
读音:Bǐdéluófū-wòdéjīn俄罗斯族复姓,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读音:Yělǐkěwēn【综】 《元史·孝友传》有马押忽,也里可温氏(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噜勒昆〕(24)。
读音:zhēn【源】 黄帝之子25宗,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苟、僖、姞、嬛、依是也(9,11,21,24,60)。【变】 亦作箴、〔蒧〕(7,63)。罕见姓氏。《续通志·
读音:Cháhhāmì【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察哈泌氏(259,260)。
读音:Fùliǔ《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据新加坡 《联合晚报》称: “当代璧联姓。”
读音:Démǎgémù【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