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赫連

赫連

读音:Hèlián

【源】①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铁弗勃勃称王于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赫连勃勃改姓诏书:“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即铁弗)为氏,庶联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7,21,69,70)。”夏国后为吐谷浑慕璝所灭,其族并入吐谷浑(44,70)。故称吐谷浑大姓有赫连氏(60,62)。②系由綦连氏所改(70)。【变】①北周时夏州总管、乐川郡公赫连达之曾祖库多汉,因避难曾改姓杜,见《周书》(27)。②河南新乡赫连氏改为郝氏(252)。【望】朔方(17,418)。【布】上海嘉定(35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赫连昌,勃勃之子,魏太武擒昌,诏昌尚始平公主,封秦王,坐谋反伏诛(61)。赫连铎,唐时本吐谷浑部酋,官阴山府都督(70)。


现行较罕见之复姓。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大同、临汾、榆次、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刘去卑之后也。去卑,独孤氏之祖也。勃勃僭帝号称夏,都朔方,自云赫赫连天,因以为氏。” 《中文大字典》 据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亦注:“本匈奴刘去卑之后。传至勃勃,僭称夏王,下书曰: 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 ‘赫连’ 氏。” 《姓氏考略》 引 《夏录》 亦注: “其先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勃勃称王於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 ②又注:“吐谷浑大姓有赫连氏。” 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北周有赫连·达,武时大将军; 北齐有赫连·子悦; 唐代有赫连·韬,漳浦人。

猜你喜欢

  • 鄂卓

    读音:Èzhuō【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八派,出叶赫、辉发、黑龙江、雅克萨城(一作牙克萨城)、哈达、乌喇、英额、三姓等地(23,63,180,260)。②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

  • 沙庫

    读音:Shāk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切斯特諾依

    读音:Qiēsītè′nuòyī俄罗斯族姓氏,汉意为诚实的、真挚的、正真的、廉洁的。原为绰号,后以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 读音:Zhuó/Jwo【综】 白族姓。以虎为原始图腾的云南白族有以着为姓者(138)。

  • 渴烛

    读音:kě zhú即渴烛浑氏,省一字为姓。(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Tā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路中

    读音:lù zhōng【源】 ①炎帝参卢之后有路中氏(60,62)。②汉景帝时路中大夫之后,以路中为氏(7,9,12,17,60)。【望】 京兆(17,418)。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

  • 斗于

    读音:dòu yú见《姓苑》。

  • 蒙古怯烈

    读音:Měnggǔqièliè《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古族姓。元成宗时上柱国也先不花,姓此氏。”

  • 蘆巴藏巴

    读音:Lúbāzàngbā古代吐蕃族姓氏。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前藏,即拉萨王系。此系又分而为六,芦巴藏巴为其一。或以部族名为姓,遂称芦巴藏巴氏。参见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