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源】 ①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17)。神农(即炎帝)之臣有赤冀,作杵臼,即赤奋若(1,60),赤氏或为赤奋氏所改。②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17)。一说,帝喾之师赤松子之后有赤氏(6,7,12)。又说,赤松子即赤诵,为颛顼之师。作赤民,似误(60,62)。③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60,62)。④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253)。【望】 河东(17,60,418)。【布】 云南泸西(374)、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北京、内蒙古扎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人】 赤歇,北魏时将军(21)。赤从周,明时山西曲沃人,正统中贡士,任山东汶上县丞(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蔚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陕西之韩城,广东之新会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神农臣有赤冀; 颛顼时有赤诵,即赤民;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望出河东。”②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帝喾师赤松子之后。见《神仙传》。”
汉代有赤斧; 金代有赤昱,洛川刺史; 元代有赤攸克; 明代有赤从周,汶上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