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ng

衡姓主要源于姬姓伯禽后代有公子衡,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氏。

如今衡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衡姓历史人物有宋朝人衡贡,擅长写文章,文章辞藻华美,名冠当时。

衡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七位。


【源】 ①伊尹为汤阿衡(税官),子孙以衡为氏,见《风俗通》(1,7,9,12,15)。②系自姬姓。鲁公子衡之后,以字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2)。③系自妫姓。陈公族之后(8,17)。④三国时袁绍为曹操所败,支孙避于衡山,改袁姓为衡氏(7,12,15,60)。⑤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今满族姓(344)。【望】汝南(17,418)。【布】湖北钟祥(388)、台湾(64)、江苏、陕西彬县、四川蓬溪等地均有此姓。【人】衡胡,春秋时莒人(1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鸡泽,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辽宁之清原,江西之崇仁,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伊尹为汤阿衡,子孙以衡为氏。”汤,指商汤。商代之开国君主; 阿衡,商代官名,负责保护、教养。②又云: “鲁公子衡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此当系出姬姓。③又云: “袁氏改为衡氏。” 《姓氏考略》 注引《姓谱》亦云: “袁绍败后,支孙避於于衡山,改为衡氏。”

汉代有衡咸,齐人,王奔时为讲学大夫; 唐代有衡守直; 宋代有衡贡; 明代有衡岳,桂林知府,以廉吏称; 清代有衡虞衡,顺治己亥进士。

猜你喜欢

  • 和拔奚

    读音:Hébáxī【源】 北魏时代北姓(9)。《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他。

  • 色哷哩

    读音:Sèliè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珲春(23,63,180,260)。【变】 ①亦作〔色勒里〕(180)、〔色勒理〕(260)。②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嘉苏之妻为色埒哩氏(260),〔色埒哩〕似

  • 读音:Wéi【综】 音背,见《姓苑》(9,15,63)。今音辉(Huī)(62,73,91)。《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其注云:“以服饰品为姓氏。袆,‘妇人之袆,即香囊’。”一音huī,亦姓

  • 具封

    读音:jù fēng【源】 春秋时郑公子具,食采于开封,因氏(6,7,60)。【变】 一作封具(60)。【人】 具封狐人,春秋时郑大夫(6,7,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

  • 读音:ǎi明有土司霭翠,为苗部阿画之后。(见《明一统志》)▲<明>霭霞,河南唐县人,阳谷知县。(按:明代之唐县,为今唐河县)

  • 读音:Ní倪姓的来源主要是改姓。相传春秋时,在今山东境内的邾国后人郳黎来之后,避仇改为倪氏。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倪姓。倪姓的最初发源地在今天的山东,战国时,倪姓人在河南落籍。两汉时,

  • 德都哷

    读音:Dédūliè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德都哷地方,居者以地为氏,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告星

    读音:Gàoxīng【综】 汉时有告星赐,见《容斋随笔》(63)。

  • 读音:Níng【源】 ①系自嬴姓。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15,21,60)。②宁、甯本一姓,春秋时卫大夫甯俞之后(10,21,60)。③清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宁佳氏等后均有改为

  • 覩斯

    读音:Dǔsī【综】 战国魏策有覩斯赞。注引春秋后语作〔堵师〕,是覩斯即堵师也。或为郑堵师叔之后(60,62,63)。亦作〔堵斯〕(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