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
【源】 相传黄帝之裔封于虔(故城在今山西闻喜之虔聚),子孙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1,12,15,17)。【望】 陈留(17,21,418)。【布】 四川成都(91)、河南光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虔天根,周时人,见《庄子》(12,21)。虔礼宝,清乾隆年间举人,累官至兵部侍郎(61,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陈留虔氏,黄帝之后。”
周有虔天根;清代有虔礼宝。
【源】 相传黄帝之裔封于虔(故城在今山西闻喜之虔聚),子孙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1,12,15,17)。【望】 陈留(17,21,418)。【布】 四川成都(91)、河南光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虔天根,周时人,见《庄子》(12,21)。虔礼宝,清乾隆年间举人,累官至兵部侍郎(61,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陈留虔氏,黄帝之后。”
周有虔天根;清代有虔礼宝。
读音:Nāchēng【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Sàgōng【综】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171)。
读音:Yòuzǐ【源】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右子氏,见《路史》(17,62)。 ②春秋时卫公族有右子氏,见《路史》(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春秋时齐、卫公族并有右子氏。”
读音:Wúdīngkè【综】 赫哲族姓,又作〔吴昧〕,汉姓为吴(186,187)。赫哲族姓氏。或译作“倭肯”,河名,松花江支流经勃利县境。居于此者以为“哈拉” (姓),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
读音:hù【源】 源自己姓。夏时昆吾(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后迁濮阳县)之后有扈氏,后去邑为户氏,见《路史》(17,26)。亦见《姓苑》(15、21)。【望】 京兆(60,62)。【布】 浙江萧山(209
读音:běi【源】 ①有北,古之侯国,黄帝迁蚩尤之党于有北,见《国名纪》诗云:投界有北,是其地,后有北氏(17)。②高丽姓(7,11,15,17)。高丽指高句丽,始见于北魏正始中,故城在今辽宁新宾东。
读音:Dádélǚtāi【综】 元时人姓。爱不哥察儿,蒙古达德履台氏,元时仕至韶州路达鲁花赤,见《申齐文集》(399)。
读音:Ākèjǔ′èpǔ彝族姓氏。阿克,意为 “劝留”。其先曾拟迁地而居,后经人劝留未迁。其族日昌,遂以事命族,以族为姓。后或改单姓“张”。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Cáo/Tsaur,Tsau【源】相传汉相平阳侯曹参之后为曺氏,而三国曹魏之后为曹氏(252)。 【布】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曺氏(427)。今大陆通用曹,而台湾分曺、曹为二姓。台湾台北、云林等
读音:Púgǔlǐ【源】金时女真人姓(71)。 【变】至清改称博和哩氏,为满洲八旗姓(23,24)。 【望】陇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