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
【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桓公子之公子荡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7,9,17,21,60)。【望】 睢阳(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广东顺德(363)、贵州赤水(442)等地均有此姓。【人】 荡意诸,宋昭公之臣,司城,公子荡之孙(7,1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田林,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临汾,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据《姓考》云:“出(自)子姓。宋桓公御说生公子荡,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睢阳。”
【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桓公子之公子荡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7,9,17,21,60)。【望】 睢阳(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广东顺德(363)、贵州赤水(442)等地均有此姓。【人】 荡意诸,宋昭公之臣,司城,公子荡之孙(7,1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田林,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临汾,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据《姓考》云:“出(自)子姓。宋桓公御说生公子荡,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睢阳。”
读音:Gē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河北万全(326)、台湾台东(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
读音:zǐ shàng【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公子意兹,字子尚,食采于廪邱(故城在今山东范县东南70里),其后有子尚氏,见《姓源》(4,6,12,17,60)。【人】 子尚伯父(一作子尚伯文),为
读音:Xūliántóu《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姓氏考略》又作‘虚连题’,历史上南匈奴单于姓氏。”或作“虚连鞮”。
读音:Yēyǐ【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fù【源】 ①春秋时郑国人史付之后,见《元和姓纂》(17,60)。②辽宁沈阳锡伯族付佳氏,汉姓为付(433)。③纳西(152)、土家、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分布很广。大陆很多地区把“傅
读音:Zǐzōng【源】 春秋时齐大夫陈凭之后有子宗氏(17)。《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考》 云: “源于陈姓。齐大夫陈凭之后。”
读音:Xiàn/Shiann,Syan,Hsien【源】 见《姓苑》(7,15,17,21,60)。【变】 亦作〔羡〕(60)。【布】 清时河北冀县(60,62),今陕西城固(383)、台湾桃园(68
读音:Xiào【综】 唐时洛阳县淳俗乡张夫人効姬(248)。今河南舞阳县効集(62)、台湾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载,其
读音:gū【源】 ①神农氏之裔,商汤所封孤竹君之子伯夷和叔齐之后有孤氏,见《路史》(17,60)。 ②春秋时郑公族有孤氏(60,62)。【布】 新疆呼图壁有此姓(342)。【人】 春秋时卫国君之妾为孤
读音:Sōng/Sung【综】源出不详。台湾高雄、台南等地均有此姓(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