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áo

茅姓,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并建立茅国,后茅国灭亡,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二是以先祖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有邾国大夫茅夷,其后代遂以其名为姓,即茅姓。

茅姓出自姬姓,发源地在今天的山东金乡西南,后来在陈留、晋陵发展成望族。今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均有茅氏分布。

茅姓历史人物有茅焦,战国秦臣。秦王政以事迁太后于雍(陕西凤翔),下令有敢谏者死,茅焦冒死入谏,认为秦正进行统一天下的大业,此举会使各诸侯背离疏远秦国。于是秦王迎还太后,拜茅焦为上卿。茅坤,明文学家、藏书家。嘉靖十七年进士。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曾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影响较大。茅鸿儒,又名兆儒,清画家,浙江钱塘人。工于诗词,喜欢游山玩水,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有《东篱草堂诗钞》。茅以升,中国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学家。主持修建了中国首座跨度较大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茅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九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故城在今山东金乡西北之茅乡),子孙以国为氏(7,11,12,17,60)。②周时戎之别族有茅戎(亦称贸戎)(21)。族人分布于今山西平陆境,有以茅为姓者。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东海(17,21,418),陈留、晋陵(7,21,60)。【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茅夷鸿,春秋时邾大夫(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大同,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武昌,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世本》 云: “周公第二子茅叔封於茅,子孙以国为氏。” 郑樵亦云: “周公之后也。济州金乡是其地,子孙以国为氏。” 此当系出姬姓。②或出自古代戎国,故地在今山东之曹县东南。

春秋郑大夫有茅地、茅夷鸿; 秦代有博士茅焦,上书说始皇; 《神仙传》有茅盈,又有茅氏兄弟三人,隐句曲山,成仙去,未知其为茅国之裔或别有茅邑也。望出陈留、晋陵。

又,汉代有茅容; 宋代有茅湘,丹徒人,兵部侍郎; 明代有茅坤,归安人; 当代有茅以升,桥梁建筑家。

猜你喜欢

  • 读音:Shí【源】 ①系自子姓。商汤支庶之后有时氏,见《世本》(17,60,62)。②系自嬴姓。古有时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见《路史》(17)。③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60,62)。④清满洲人姓

  • 謝佳

    读音:Xièjiā【综】 清正红旗满洲闲散克尔得赫之妻为谢佳氏(260)。

  • 地伦

    读音:dì lún后魏有地伦氏。(见《广韵》)

  • 吐少

    读音:Tǔshǎo【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161)。

  • 斫⾻

    读音:Zhuógǔ/Chehsu【源】 北齐时姓(11,17,27,60)。【变】 亦作〔斮骨〕(91)、〔所骨〕、〔研骨〕(60),皆误。或即斫胥氏(17)。【人】 斫骨光弁,北齐时人,见《北齐书·

  • 屠佳

    读音:Tújiā【综】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屠佳氏(259)。

  • 读音:zǔ周后有组氏。(见《路史》)

  • 读音:Chǎng【综】源出不详。河北万县(326)、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此姓为平邑县公安局提供并注此音。未详其源,亦未见於古籍

  • 读音:wàng【源】 ①帝尧时有临侯望博,此为望姓之始,见《风俗通》(1)。②系自姜姓。齐太公望之后,子孙以名为氏,见《风俗通》(1,7,17,21)。【望】 魏兴(17,60,418)。【布】 江西

  • 瓦渣

    读音:Wǎzhā【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