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掖
【源】 鲜卑族姓(21,60,62)。【人】 南凉主秃发乌孤之母为胡掖氏(6,12,27,60)。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秃发思复鞬娶胡掖氏,生乌孤。” 《姓氏考略》 亦注: “鲜卑姓,南凉秃发寿阗之母胡掖氏。”
【源】 鲜卑族姓(21,60,62)。【人】 南凉主秃发乌孤之母为胡掖氏(6,12,27,60)。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秃发思复鞬娶胡掖氏,生乌孤。” 《姓氏考略》 亦注: “鲜卑姓,南凉秃发寿阗之母胡掖氏。”
读音:yuán hé与“袁纥”同。
读音:Wūlǐs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齐齐哈尔、黑龙江、辉发等地(23,63,180,260)。【变】 清驻防达虎里正黄旗中有乌里苏氏,世居齐齐哈尔(259),〔乌里苏〕似即乌礼苏之异译。
读音:xī shí lú后魏代北姓,后改为索卢氏。(见《魏书·官氏志》)一作奚什卢。
读音:Kèdálǐ【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五哥之妻为克达里氏(260)。又,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伊星阿之妻为喀扎里氏(260),〔喀扎里〕似即克达里之异译。
读音:chì lǚ yǐn【音】 引音辰(70)。【源】 ①代北姓(27,60,70),本出蠕蠕,号俟吕邻,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或省称叱吕,见《官氏志疏证》。据考,俟吕邻部原出高车,而非出自蠕蠕(2
读音:Gěwǎyīěr鄂伦春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为姓。世居呼玛河流域。后改单姓“葛”。盖取葛佤依尔之首音谐“葛”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
读音:zǐ mù【源】 春秋时陈僖子之子为穆安,因为子穆氏(4,7,24,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 云: “陈僖子生子穆安,因为子穆氏。”陈僖子即陈乞
读音:Zǐfǎn【源】 春秋时楚令尹有子反氏(15,63)。
读音:Āp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县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Mínróng珞巴族氏。本为部落名,或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