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
【源】①帝尧之姓为伊耆,其后有耆氏(7,9,17,24,60)。②西域人姓(17)。 【望】河南(17,418),太原、乐陵(60)。 【布】北京有此姓(92)。 【人】耆域,北周时天竺人,善咒水疗疾(17,24)。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尧姓伊耆氏之后。” 《姓氏考略》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伊耆氏之后,单为耆氏。”望出太原、乐陵。
【源】①帝尧之姓为伊耆,其后有耆氏(7,9,17,24,60)。②西域人姓(17)。 【望】河南(17,418),太原、乐陵(60)。 【布】北京有此姓(92)。 【人】耆域,北周时天竺人,善咒水疗疾(17,24)。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尧姓伊耆氏之后。” 《姓氏考略》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伊耆氏之后,单为耆氏。”望出太原、乐陵。
读音:Yī'nán《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伊难珠。”未详其他。
读音:Diē《姓氏词典》据《姓考》收载。其注云: “系阿跌氏所改。”
读音:Tiěmù【源】 蒙古人姓。一说即铁木氏(17)。当出自元太祖铁木真之后。【人】 帖木时中,元时四川阆州守将,见《四川省志》(17)。《姓氏词典》 据 《新元史》 收载。其注云:“蒙古族姓氏
读音:sù【源】 ①汉时有治粟都尉,以官为氏(6,12,15,17,60)。②侗(113)、瑶(118)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江陵(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
读音:Hǎn【音】轩氏有宣(Xuān)(17,21)和罕(Hán)(86)二音。参见轩(Hǎn)。 【源】①黄帝轩辕氏之后有轩氏(6,9,12,17,60)。②黄帝之子苍林氏之后有轩氏,见张澍《姓氏五
读音:tè lè【源】 唐时突厥酋长称特勒,见《旧唐书》,盖以官为氏(60,62)。历史上突厥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旧唐书》 注云: “突厥酋长为特勒。盖以官为氏。”隋代有特勒·甸
读音:Xuānyuán【源】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见《风俗通》(1,7,9,12,17)。 【变】①后有改轩氏者(21)。②亦作帝鸿氏(12,21)。 【望】高阳(17,418)。 【布】河南扶沟(28
读音:wàn梁四公子䨲杰之后。(见《广韵》)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据《广韵》注云:“䨲, 姓。梁公子䨲杰之后。” (按: 《姓氏词典》称:“
读音:Ā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隋代有庵罗; 唐代有庵铄。
读音:Jīnmǔ【综】 彝族姓。曲比、倮米、阿尔等家支中均有金姆姓。属曲比家支的亦称〔金姆乌起〕,属倮米家支的亦称〔勒革金姆〕,属阿尔家支的亦称〔金姆阿尔〕。四川普格、布拖、云南宁蒗、丽江等地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