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ēng

翁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瓮山(今浙江定海),国亡后其子孙以地为姓,改“”为“”。二是源自翁难乙。夏朝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据说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蒙古族吴特氏、翁郭里氏、翁果特氏后均改为翁姓。

翁氏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发源于浙江。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昭王时代。目前,中国北方的翁姓并不多见,但在南方,特别是福建、广东、台湾一带却属著姓。翁氏家族自古传世的郡望是钱塘(今杭州一带)。

翁姓历史人物有翁洮,唐僖宗时人,登进士第,后退居不仕。朝廷征之,翁洮作枯木诗以答诏,帝嘉慕不已,宋理宗追谥为善庆公。翁承赞,唐代宰相,乾宁年间进士,为官以直谏敢言著称。为相期间整饬吏治,发展教育。翁方纲,清代文学家、书法家、金石学家,其精于考据、金石、书法之学,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翁同,晚清诗人,曾教授光绪皇帝,主张光绪帝亲政,变法图强,支持维新派。曾走访康有为,为维新派导师,戊戌变法后被罢免回乡。

翁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位。


【源】 ①夏王启之臣翁难乙,当为翁姓之始(26,60,62)。②系自姬姓。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故城在今陕西境内),因以为氏(17,21,60)。③台湾土著(65)、满(344)、土家(389)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盐官、钱塘(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河南、四川、浙江、台湾等省多此姓。四省翁姓约占全国汉族翁姓人口67%。【它】 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姓根本者,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重新选择姓氏,改姓翁(65)。【人】 翁郜,唐时长安人,累官河西节度使(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江西之金溪、崇仁,广东之新会、澄海,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傣、壮、侗、白、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

《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夏后启时有翁难乙。” 当为翁姓之始。②其引 《元和姓纂》 云: “周昭王庶子食采於翁,因以为氏。”此则以邑为氏,系出姬姓。

汉代有翁伯,贩脂而倾县邑; 唐代有翁义,洛阳人,比部郎中; 五代有翁承讚 (按: 《姓氏词典》 例作“唐有翁承赞”),蒲田人,谏议大夫; 宋代有翁卷。

猜你喜欢

  • 读音:Chōu【源】见《姓苑》(15,63)。《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

  • 读音:Bié/Bye,Pih,Pit,Piat,Pieh【源】 见《姓苑》(6,7,9,11,17)。一说,汉时别成子之后(11,60)。【望】 京兆、天水、扬州(17,21,60,418)。【布】

  • 读音:jī【源】 ①齐太史激之后(12,15,17,60)。激为齐之莒人,齐王法章登位时,立激女为后,激亦作敫(62)。②宜为激里且之后,或亦出于激公宜(60)。【变】 亦作敫(62)。【望】 淮南(

  • 綽敏

    读音:Chuòmǐn【源】 清时居于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429)。

  • 少室

    读音:shào shì【源】 居于少室者以为氏,如太室之类,见《国语》(60,62)。 【人】 少室周,春秋时赵简子之臣(6,7,9,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

  • 读音:Xù《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称: “元有勖实带。”未详其源。

  • 拉布

    读音:Lāb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臘桑

    读音:Làsāng景颇族姓氏。为瓦切娃二十六大姓之一。《中国人姓名·景颇族》 有载,未详其他。

  • 雲陽

    读音:Yúnyáng【源】 古有云阳氏,见《路史》(8)。云阳,古之仙人姓氏,因以名山,见《遁甲经》(60,62)。云阳(故址在今山东曲阜西北),地名,少昊金天氏死后葬于云阳,因号云阳氏,见《帝王世纪

  • 卢蒲

    读音:lú pú姜姓。齐桓公子之后。《左传》:齐有卢蒲就魁、卢蒲蔡。(见《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