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納喇

納喇

读音:Nàlǎ

【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三十九派,出叶赫、乌拉、哈达、辉发、伊巴丹、张城、费德里、尼马察、老寨子、吉林乌喇、长白山、佛阿拉、易州、叶赫勒、科尔沁、伊兰尔塔哈、嘉木湖、撒尔湖、松山、阿库里尼满、沈阳、辽阳、噶哈里、那木都鲁、扎库木、清河、布尔哈图城、布尔哈图、董鄂、米山、舍里、苏完、德库、齐齐哈尔、镰刀把、洪山、额尔敏、雅尔湖、和素等地(23,63,180,260)。源自金时女真人纳兰氏(23)。②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阿巴噶、科尔沁等地(23,63,260)。③清时广东巡抚准泰,原高丽人,姓那,奉旨改姓满洲之纳喇氏(23)。④清蒙古人星根达尔汉,原姓土默特氏,因灭纳喇部,居其地,改姓纳喇氏(23)。⑤清时辉发人昂古里星古里,原姓伊克达哩氏,后改姓纳喇氏(23)。【变】 后改姓叶、南、那、白、姚等(180)。【人】 纳喇金台石,清正黄旗人,世居叶赫,原叶赫东城贝勒(23)。


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金代,为女真族姓氏,属女真之白姓。乃金时著姓,其汉姓曰 “”,《金史》有载,或作“纳剌”。②蒙古族亦有纳喇氏,世居阿巴葛及科尔沁等地方,本辽代旧部,或以为氏。后编入蒙古,故蒙古族之纳喇氏,与辽、金之纳喇氏一脉相承。③清代满族亦有纳喇氏,本亦部落名,以部为氏,散处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张城、费德里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④又,清代高丽族之那氏,赐姓纳喇氏。⑤又或为改姓,星根达尔汉,蒙古族人,本姓土默特,因灭纳喇部,据其地,改姓纳喇氏; 昂古里星古里,辉发人,本姓伊克达哩,后依呼兰人噶扬噶土默图,姓纳喇氏,遂改纳喇氏。《清通志·氏族略》 按: 纳喇为金时著姓,见于《金史》。嗣后,他族如叶赫之金台石、乌拉之达尔汉、辉发之通贵三支子姓,百馀年来日加繁衍,几居纳喇氏之半。又,高丽那氏蒙恩赐姓纳喇,是一氏而四分其族。与辽、金之纳喇氏同而实异。又,考蒙古纳喇氏世居阿巴噶及科尔沁等地方。可供学者参考研究。⑥今锡伯族亦有纳喇氏,或作 “那拉”,后改单姓“”。

金代有纳喇·邦烈,安国军节度使; 又有纳喇·呼喇勒,承安二年进士第一; 清代顺治时护军统领安达立,姓此氏。

另见 “那拉”、“纳剌”。

猜你喜欢

  • 許杜

    读音:Xǔdù【综】 系许、杜二单姓所合成。许杜尚武,台湾苗栗人,省师范大学四八级数学系毕业(270)。

  • 臧會

    读音:Zānghuì【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大夫昭伯从弟臧会之后,别为臧会氏(6,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大夫臧会之后。” 又注“

  • 段干

    读音:Duàn gàn段干姓源自地名。春秋时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任魏国大将,先后食邑于段、干两地,其子孙遂以封邑名为姓。段干姓历史人物有段干木,战国时晋人,著名隐士。曾求学于子夏,因魏成子推

  • 读音:Cāng【源】①黄帝子苍林,高阳才子苍舒,苍姓本于此,见《风俗通》(1,60,62)。②达斡尔族桑阿尔氏,汉姓为苍(189)。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武陵(17,21,60,418)。

  • 读音:Gǒu【综】 明弘治中龙南县丞耇秉彝,汉州人,见《奇姓通》(15,20,21,24)。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亦作〔耈〕(15,21)、〔耉〕(62,80)。《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

  • 读音:Jī【源】 ①商时饥国,亦称耆国(7)。即商周时古黎国(17,80)。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黎侯岭下。周文王伐饥,见《史记·殷本纪》(7)。子孙遂以国为氏(21)。至春秋时周封康叔于卫,分以商民七

  • 瞻葛

    读音:zhān gě【源】有熊氏之后,见《姓氏英贤传》(4,7,12,60)。【变】齐人语讹,以瞻葛为诸葛(4,7)。【人】瞻葛祁,春秋时宋景公大夫(4,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 羅武

    读音:Luówǔ【源】 彝族姓(375)。

  • 读音:sī【源】 ①商时诸侯有思侯,以国为氏(17)。②以谥为氏有思氏(15,21,60)。③唐时突厥有思氏,见《唐书》(60,62)。④明时云南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宣慰使、孟养军民宣慰司土司、永昌府盏

  • 大临

    读音:dà lín高阳才子有大临,见《左传》,后以为氏。(见《姓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