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ú

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氏,出自竹姓,后改为竺姓。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而改为竺姓,遂相沿至今。二是出自天竺。汉代西域天竺国(今印度)人,定居中国后有以国名为姓者,称竺姓。

竺姓主要来自古天竺国。竺姓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兖州东南),今宁波奉化多有竺姓人士居住,有后竺村等。

竺姓历史人物有竺法深,晋代僧人。俗姓王,琅琊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北)人。18岁出家为僧,师从名僧刘元真,刻苦钻研般若学的佛学理论,在京城长安小有名声。他曾在24岁时,独自登坛讲解《正法华经》《大品般若经》,义理分明,前来听讲者达数百人之众。竺道生,南朝宋著名僧人,传说他曾经对石头讲授涅槃经,石头都为之点头。竺渊,明朝文士,宣德年间中进士。正统中担任福建参议,朝廷命令他监守银坑。后盗贼四起,竺渊率众捕盗,反被盗贼所捕,因不屈被杀。竺可桢,浙江人,中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竺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零二位。


【源】 ①山西侯马出土战国盟书上已有竺姓(86)。又,西汉宣帝时有谒者竺次(17,60)。均早于东汉。②系自竹姓。东汉枞阳侯竹晏之后,以其出于名贤之后,相传为商季伯夷叔齐之后,乃于竹姓下加二字为竺氏(7,9,11,17)。③本为汉时西域天竺国胡人,归中国者以竺为氏(6,11,12,17)。④满族姓(344)。【望】 东海(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竺姓人口94%。【人】 竺曾,东汉光武时酒泉都尉(21)。竺渊,明时浙江奉化人,宣德进士,正统中福建参议(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安徽之贵池及泾县、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清通志》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本天竺胡人,后汉归中国而称竺氏。” 此当以国为氏,出自印度。②又称: “后汉竺晏,本姓竹,避仇加 ‘二’。”

汉有竺次,宣帝时谒者; 又有竺固,后汉侍中,西平侯; 宋代有竺大年,奉化人; 明代有竺渊,福建参议; 清代有竺华邦,沧州吏目。

猜你喜欢

  • 读音:Jiā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蒹”、“葭”同属芦苇一类植物。《诗经》 有“蒹葭苍苍”之句。此当以植物名为姓。)

  • 读音:chàng畅出姜姓,齐后。(见《风俗通》)畅氏出齐,唐有畅当。(见《陈留风俗传》)▲<汉>畅曾,曾撰《水德经》。<唐>畅璀,河东人,户部尚书。<元>畅师文,南

  • 读音:Xuān【源】 见《姓苑》(7,9,63)。《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Xí【综】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以用具为姓氏。”未详其他。

  • 右南

    读音:Yòunán【源】 见《姓苑》(9,11,15)。《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 “有南”;有,古亦音yòu。)

  • 陳豐

    读音:Chénfēng【源】 帝喾父侨极,娶陈丰氏日褒,生喾,喾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尧,见《路史》(17,60,62)。【变】 亦作〔陈酆〕(17),〔陈锋〕(60,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

  • 须遂

    读音:xū suì遂人四族有须遂氏。(见《左传》)

  • 读音:Tiáo【源】 ①殷民六族(一说七族)中有条氏(7,9,12,15,60)。②汉时周勃之子周亚夫封条侯,其后以爵为氏(60,62)。【望】 安定(17,60,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湖

  • 读音:Liào/Liaw,Lyau【综】 清满洲人姓。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胡里之妻为料氏(260)。

  • 子强

    读音:zǐ qiáng【源】 春秋时郑国、卫国公族中均有子强氏,见《路史》(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即子彊氏。源于姬姓,春秋时郑、卫公族并有子强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