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í

【源】 ①相传黄帝得姓十四子中有祈姓,其后以姓为氏(17,60)。 ②帝尧伊祁氏之后,祁一作祈,见《路史》(17,21,60)。③周时有祈父之官,一作圻父,职掌封圻兵甲之事,世官之后以为氏(17,62)。【变】 一作祁(21,24)。【望】 太原(17,418)。【布】 浙江萧山(209)、四川德昌(333)、广西钦州(364)、江苏武进(314)、上海(91)、台湾(64,68,261)、广东万宁等地均有此姓。【人】 祈嘉,晋时酒泉人,官儒林祭酒(21,62)。祈璧,明时山后人,正统中为建宁千户(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河口、福建之宁德、山西之大同、运城、朔州、忻州及雁北地区均有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并收载。《姓氏考略》据《通鉴》 胡三省注云: “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祈其一。” 祈,或云与 “”同。

晋代有祈嘉,酒泉人,儒林祭酒; 宋代有祈廷训; 元代有祈志诚; 又有祈望芳,狄道人,以巨家擢守临洮,有政绩; 明代有祈凤毛,正德举人; 清代有祈圣年,永守州学正。

猜你喜欢

  • 夯力

    读音:Hānglì【源】 元时色目人三十一氏中有夯力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哈哩〕(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

  • 读音:Shí【源】 帝喾之庶子实沈之后,以名为氏,有实氏、参氏,见《路史》(6,7,9,15,17)。【望】河东(17,418)。【布】河南淮阳(299)、四川成都、北京(91)、台湾高雄(68,26

  • 瑪哈依爾

    读音:Mǎhāyī’ěr【综】鄂伦春族姓。居住于黑龙江逊克、嘉荫等地氏族,汉姓为猛(190,191)。

  • 阿斯圖

    读音:E-sītú【综】 清镶红旗蒙古前锋金福之妻为阿斯图氏(260)。

  • 读音:shéng绳服,嘉定州人,天顺中任永福县知县。(见《万姓统谱》)

  • 读音:Tāi【综】 源出不详。江苏高淳有此姓(305)。

  • 諸御

    读音:Zhūyù【源】①齐简公臣大夫诸御鞅之后,见《姓考》(11,17,60)。②春秋时齐、楚均有诸御,为掌君所御之器服饮食诸事之官(60,62),当以官为氏。【人】 诸御己,春秋楚庄王时大臣(61)

  • 昭武

    读音:zhāo wǔ【源】 唐时西域康国,后改名为康居国。本姓温月氏,始居祁连山北昭武城(故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北),因被匈奴所破,西迁,遂有其国,支庶各分封为王,皆氏昭武,示不望本也(7,21,60)。

  • 都克塔哩

    读音:Dǔkètǎlǐ【源】源自金姓独虎术鲁。清时为满洲八旗之姓。世居努克特勒(23,63,180,260)。 【变】①亦作〔都克塔理〕(260)、〔都克塔里〕(180)。②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乌巴式之妻

  • 伯蘇岱

    读音:Bósū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 “别速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