狶韋
【源】 古帝狶韦氏之后(17,60,62)。【变】 一作〔稀韦〕(15,63),或即豕韦氏(60,62),一说与豕韦氏不同(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 ①“古有狶韦氏,因以为氏。”相传狶韦氏为上古帝王。②“当即豕韦氏。” (按: 狶韦,《汉语大字典》音shǐwéi。其注引成玄英疏云: “狶韦,三皇以前帝号也。”姑兼收以备考。)
【源】 古帝狶韦氏之后(17,60,62)。【变】 一作〔稀韦〕(15,63),或即豕韦氏(60,62),一说与豕韦氏不同(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 ①“古有狶韦氏,因以为氏。”相传狶韦氏为上古帝王。②“当即豕韦氏。” (按: 狶韦,《汉语大字典》音shǐwéi。其注引成玄英疏云: “狶韦,三皇以前帝号也。”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Kuǎn/Koan,Kwan【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穆公款之后(17,62)。【变】 一作款(17)。
读音:Yǐ【源】 见《姓觿》(17)。即蚁氏(91)。【望】蜀郡(17,418)。【布】台湾新竹、台北(68,261)、福建莆田等地均有此姓。【人】螘硕,字式瓒,福建莆田人(67)。现行罕见姓氏。今福
读音:Hàmílǐ【综】 元时人姓。札牙进,哈迷里氏,元至正中任吴江州达鲁花赤,见《姑苏志》、《嘉靖吴江县志》(399)。
读音:Zhāngjǐ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派,出费雅郎阿、沾河、穆溪、长白山、那木察、辉发、乌喇、那木都鲁、沈阳、抚顺等地(23,63,180,260)。【变】①后改为张氏(180)。②清驻防杭
读音:Hūlǐlí【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呼里黎氏(256)。
读音:Niē/Nhie,Nye【源】 西夏人姓,见《全辽志》(21)。【人】 揑古伯,元至元中监广宗县,见《广宗县志》(21)。揑吉伯,西夏人,元初镇辽东复州(21)。揑经,明时河州人,弘治中平乡县知
读音:Tángwùwūmì【源】 元时人姓(57)。其先在宋朝之西夏时为嵬名氏(102)。【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唐古鄂摩克〕(24),而《元史》作〔唐兀吾密〕(57)。【人】 唐兀乌密察罕、
读音:Zào《姓氏词典》引《史记》收载,“秦有躁公。”未道其详。
读音:Yīluǒ【源】 彝族姓(375)。
读音:Gǎng【综】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314)、台湾花莲(64,68,261)、内蒙古包头、武川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高要,山西之临汾、运城、长治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