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
【源】 西域人姓。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有焉耆国,故城在今新疆焉耆,子孙以国为氏(7,12,60)。
历史上西域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据 《元和姓纂》 注云: “本焉耆部,为国,后以为氏。”焉耆国故地当在今新疆之焉耆县。
《姓氏词典》音yānzhī,误。
【源】 西域人姓。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有焉耆国,故城在今新疆焉耆,子孙以国为氏(7,12,60)。
历史上西域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据 《元和姓纂》 注云: “本焉耆部,为国,后以为氏。”焉耆国故地当在今新疆之焉耆县。
《姓氏词典》音yānzhī,误。
读音:Pān【源】 同藩。见《姓谱》(17)、《千家姓》(418)、《字汇》(86)。【望】 荥阳(418)。【人】 籓俊,明时保宁人,清远令(19,21)。
读音:Qū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Pān潘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芈姓。为春秋时楚国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二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小儿子伯季食采于潘邑,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
读音:Yī'nālóu【音】 蒌亦音闾(Lǘ)(9)。【源】 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17,62)。一那蒌氏本辽东鲜卑部落,与燕同时兴起,后由燕归魏(70)。【变】 ①后改为蒌氏(7,60,70)
读音:kāngjiéd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260)。【变】一作〔康杰达〕(260)。
读音:luò xià【综】 汉时有洛下闳。诸姓氏书皆引洛下为复姓。按《史记律书注》引益都耆旧传,闳字长公,晓明天文,隐居洛下。是洛下为巴郡阆中之地名也。非姓。《桓谭新论》以为黄闳,则闳姓黄。颜师古以为
读音:Lì【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注云:“苙,中草药名,即白芷,当以此获姓,或为笠氏所改。”
读音:Róng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融姓历史人物有祝融,他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为炎帝的后人,高辛氏帝喾时曾任火正,因光明四海被称为祝融,被
读音:Duóè【源】 春秋时宋襄公下大夫铎遏章之后(21,63)。或晋大夫铎遏寇之后(7,60)。【望】 绛郡(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宋襄公下大夫铎遏章 (之后
读音:Wěi【源】 见《直音》(15,21)、《元和姓纂》(6,17)。【望】 太原(17,418)。【变】 亦作〔〕(15,21,62,86)、〔骩〕(15,21,63,418)。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