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
【音】 今亦音Sǎ(75,91)。【源】 与洗同源,见《万姓统谱》(15,63)。【布】 安徽淮南(362)、台湾高雄、苗栗(64,68,261)、山东沂水(332)、五莲(290)、新泰(359)、泰安、河北徐水、河南新乡、济源、冀县、北京、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大同、长治,河南之义马,福建之宁德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音】 今亦音Sǎ(75,91)。【源】 与洗同源,见《万姓统谱》(15,63)。【布】 安徽淮南(362)、台湾高雄、苗栗(64,68,261)、山东沂水(332)、五莲(290)、新泰(359)、泰安、河北徐水、河南新乡、济源、冀县、北京、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大同、长治,河南之义马,福建之宁德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Piàn【源】 源出不详。河南商城有此姓(308)。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ùnǚ【综】 西夏人姓。亦作〔兀泥〕(240)。
读音:shé【源】 ①周官舌人之后(7,60)。②春秋时越公族之后,见《路史》(60,62)。【望】 会稽(17,418)。【它】 以春秋时越大夫舌庸之后有舌氏,似有误(7,11,17)。《吴越春秋》
读音:gōng ruò【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季孙宿武子之子公亥,字公若,其孙藐,以王父字为氏(7,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曰
读音:sù旧云:周文王之子郕叔之后,以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韵谱》曰:八元中之仲堪谥肃,后世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周卿士成公肃之后,以谥为氏。(见《元和姓纂》)
读音:Āi【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Gōngxī【源】 春秋时齐国公晳之后,见《姓考》(17,60)。【变】 一作公析(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齐公晳之后。” (按: 据此,《中国姓氏大全》
读音:Tǎtǎ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Sūdásū【综】 伊鲁布哈,苏达苏氏,元时蒙古人,图布特穆尔之子(24,57)。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元史·列传》有伊噜布哈,即姓苏达苏氏,
读音:Yúyuēyǐ现行羌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县有分散。本为房名,或以为姓。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