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Pú

濮姓起源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封于濮(今河南濮阳东濮城),其后以封地为姓。

濮姓早期居住在今豫北地区。

濮姓历史人物有明代官员濮真,远征高丽时被俘,拒绝诱降,自刎而死。

濮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零九位。


【源】①系自姬姓。濮,春秋时卫之鄄邑(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为卫大夫之采邑,因氏(7,6,11,14,21)。②系自姜姓。姬,春秋时齐大夫采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之濮城),因氏,见《姓苑》(10,62,69)。③系自熊姓。濮氏楚之族,即百濮(60,62,69)。春秋时活跃于湖北石首东南之夷人,书称百濮族,其后一支定居于河南濮河两岸,另一支迁入川,成为南北朝时巴中七姓之一(69)。④系自姚姓。舜之子散封于濮(故城在今河南濮河上流之濮阳、滑县、延津一带),亦为濮氏(8,60,69)。【望】鲁国、濮阳(12,60)、东鲁(17,418)。【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江苏多此姓。【人】濮坦,宋时归安人,隆兴登科,知龙溪县(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榆次,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卫大夫食采於濮,因而氏焉。其地在澶州濮阳。今新定有此姓。望出鲁国。” ②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舜帝子散封於濮者。” 此亦以邑为氏,当系出妫姓。③又据《路史》 注云: “濮氏,楚之族,即百濮,熊姓。”《姓氏词典》 称: “濮,旧说为周代国名,在今湖北石首县南。相传其国无君长,各以邑落自聚,故亦名 ‘百濮’。”

宋代有濮万年; 明代有濮有容,分水人,陆安知县; 清代有濮仲谦,江宁人。

猜你喜欢

  • 士疆

    读音:Shìq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齐后有士彊氏。” (按: 强、彊古代为通假字。故“士强”,或与“士疆” 同氏,或为士彊之分族。)

  • 投膠

    读音:Tóujiāo【源】 见《姓苑》(62)。相传投姓与胶姓为莫逆之交而改为投胶氏见《耿介随笔》(63)。【望】 平阳(62)。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 读音:ruì锐为微子后。(见《路史》)齐有锐司徒,主锐兵者。(见《左传》)升平中,鲜卑有御史中丞锐管。(见《广韵》)

  • 黎姆安加

    读音:Límǔ’ānjiā【综】 彝族姓。属黎姆里里家支,四川冕宁有此姓(375)。

  • 读音:zhuó【源】 禚,春秋时齐大夫采邑(故城在今山东长清),其后以邑为氏,见《姓考》(11,17,21)。【变】亦作〔䅵〕(19)。【望】齐郡(17,60,418)。【布】山东新泰(

  • 奇特拉

    读音:Qítèlā《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江苏巡抚吉尔抗阿,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奇塔喇氏之别译。)

  • 晃兀攤

    读音:Huǎngwùtā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 译作 “鸿和坦”。

  • 楊依

    读音:Yángyī【综】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杨依氏(256)。

  • 读音:sōng【源】 古有娀国之后,见《国名纪》(17)。帝喾次妃有娀氏之后有嵩氏,见《风俗通》(1,60)。【望】 河南(17,418)。【布】 北京、黑龙江阿城等地均有此姓。【人】 嵩真,汉时安定

  • 尼力吉爾

    读音:Nílìjí’ěr【综】 鄂伦春族姓。世居黑龙江逊克,汉姓为李(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