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Pān

潘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芈姓。为春秋时楚国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二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小儿子伯季食采于潘邑,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潘氏。三是改姓。北魏时,鲜卑有姓破多罗者,后改潘氏。四是因地得姓。有部分潘姓是因为居住在潘水边而得姓。

春秋战国时期,潘姓主要在今湖北境内发展,后向山东、湖南迁徙。汉时,潘姓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三国时发展成荥阳郡一大望族。东汉有潘姓迁江苏溧阳。晋时,潘姓落籍广宗(今河北威县),亦有潘姓人迁居广东。唐初,潘姓入闽。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如今,潘姓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为多。

潘姓历史人物有潘岳,西晋文学家。所作诗文追求文字绮丽,代表太康文学的基本倾向,尤善哀诔之文。潘季驯,明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曾四次任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运河,成绩显著。黄河和淮河经他治理后,保持了多年的稳定。著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等。潘之恒,明文学家。少有诗才,与同乡汪道昆结白榆诗社。从学于王世贞。诗文俨然是公安派风格。与汤显祖、沈璟密交,流连戏曲中,编校《盛明杂剧》等。潘天寿,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育,作品能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又长于指头画。著有《中国绘画史》《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十三位。


【源】①系自姚姓。舜之后有潘国,见《国名纪》(17)。子孙以国为氏。②系自芈姓。楚公族有潘姓,见《姓氏寻源》(12,17,60)。③系自姬姓。潘氏水名,在河南荥阳,以水名邑。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故城或在今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子孙因以为氏,见《广韵》(6,12,17,60)。④广宁石门潘氏,出自北魏时三字姓破多罗氏(6,12,17,44,242)。⑤西夏人姓(95)。⑥清满洲人姓,世居铁岭(23)。今满族姓(344)。⑦清台湾土著姓氏,取义蕃族为潘姓(62)。又,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今苗栗南庄乡)之赛夏族加模拉来氏,意曰蝉,改姓为潘(65,174)。又,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七姓之一有潘氏(66,243)。⑧赵姓有改为潘氏者(24)。⑨宋时抚水州民有区、廖、潘、吴四姓(111)。抚水州民系今毛南、水等民族之先民。⑩苗族姓(115,380)。又,贵州黄平县苗族喀嘎杷氏,汉姓为潘(116)。⑪水(125)、京(104)、土家(387)、蒙古(344)、彝(130)、瑶(225)、仫佬、回、壮、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广宗、河南、荥阳(17,21,60,418)。 【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8省区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69%。 【人】潘父,春秋时晋大夫(11,21)。 【它】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潘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米田,即以其原姓分析而成。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仍恢复潘氏(65)。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辛集、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水、瑶、彝、鲜、京、侗、高山、仫佬、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②《广韵》载: “潘,又姓。周文王 (子) 毕公之子季孙食采於潘,因氏焉。出广宗、河南二望。” 则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 《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后魏改破多罗氏为潘氏。” ④或为赵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元·有故改氏》 云: “元潘绍,本姓赵,系廷美之后,因避难改姓为潘氏。” ⑤又,《中国人的姓名·高山族》 注引 《小琉俅漫志》 云:“初,熟番(按: 指高山族之平埔人。)有名无姓,既准与试 (按: 指参加科举),其时巡台掌学政,就‘番’ 旁加水三点为潘字,故诸童多潘姓……”此乃高山族姓之所由始。

春秋时楚有潘党,大夫,喜射; 西汉有潘瑾; 东汉有潘勋; 三国时吴有潘璋,右将军; 晋代有潘岳;明代有潘士达; 清代有潘奕隽。

猜你喜欢

  • 白象

    读音:bái xiàng【综】 白象先生,古贤人,隐者,见《风俗通》(1,7,12,60)。一作〔伯象〕,《汉书·艺文志》有伯象先生一篇,见张澍《风俗通》注(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胡母

    读音:hú mǔ【源】 系自妫姓。陈胡公之裔,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见《风俗通》(1,6,9,12,17)。【望】 齐郡(17,418)。【人】 胡母敬,秦时太史令(21

  • 莫且婁

    读音:Mòqiělóu【源】代北人姓(6,12,27,60)。 【变】或即莫多娄氏(27)。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代北

  • 郭博羅

    读音:Guōbóluó《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满族姓。清咸丰时吉林将军长顺,姓此氏。”

  • 僕散

    读音:Pús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17,21,60),其部在今朝鲜镜城地区,以部为氏(17,426)。【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布萨(24)。②汉姓为林,见《国语解》(13,21,71)。【

  • 读音:mí【源】 ①舜之后有迷氏,见《路史》(60,63)。 ②其先为汉时烧当羌种,世居河北大允谷,二世滇吾之子迷吾之后有迷氏(17,62,242)。烧当羌为羌人一支,西汉时因部落酋长烧当而得名。【布

  • 读音:Pān【源】 同藩。见《姓谱》(17)、《千家姓》(418)、《字汇》(86)。【望】 荥阳(418)。【人】 籓俊,明时保宁人,清远令(19,21)。

  • 读音:duān【源】 ①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17)。②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60,62)。③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

  • 勒佳

    读音:Lè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明海之妻为勒佳氏(260)。

  • 读音:Chōng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乃蔚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不见载于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