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áo

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其后人遂以国为姓氏。二是少数民族姓氏,如古代氏族部落首领有毛氏。

毛姓发源于今河南宜阳和陕西岐山、扶风一带,汉代以前以此为源地,逐渐向山西的西河(今山西离石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唐以前,今山西、河南、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的毛姓繁衍得最盛。唐末,毛姓南迁,有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者。唐末五代,毛姓开始称盛于南方。元朝时,有一部分毛姓人徙居云南。明朝,这一支毛姓又有人徙居湖南韶山。后来,毛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地。清朝雍正年间有人迁居台湾,进而播迁海外。如今,毛姓尤以浙江、广西、四川、湖南为多。

毛姓历史人物有毛遂,战国赵平原君的食客。“毛遂自荐”的典故说的就是他帮助平原君劝说楚国联盟救赵的故事。毛晋,明末清初藏书家,他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被人称为“毛抄”。毛宗岗,清初文学批评家,曾评论《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成为至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奇龄,清经学家、文学家。通经史,精考据学,工诗文,诗词理论批评也颇有成就。治学主张独慎,好持异说,抨击宋儒朱熹等。毛泽东,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

毛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零六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故城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或在今河南宜阳,或在今甘肃天水),即周大夫毛伯,其后遂以国为氏,见《风俗通》(9,12,17)。 ②代北氐族有毛氏(60,242)。 ③金时女真人有毛氏,见《高丽史》(71)。 ④清时贵州安顺府土司有毛姓,其姓始于唐朝(72)。⑤彝族姓俄母氏,汉姓为毛(333)。⑥瑶(122、225)、彝(130)、高山(65)、满、蒙古(344)、土家(387)、回、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西河、荥阳(17,60,418)。 【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7%。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31%。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区亦多毛姓。上述四省区毛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62%。 【人】毛遂,战国时赵国名士,平原君门下食客(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湖南之韶山,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侗、壮、水、苗、羌、仡佬、哈尼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周文王之子毛伯明 (按: ‘明’,或作 ‘聃’) 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於毛,子孙因以为氏。” 《姓源韵谱》载: “周文王第八子郑封於毛,《左传》 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 毛国故地在今陕西之扶风。此以国 (邑) 为氏。系出姬姓。②郑樵又注: “代北之族,世为酋长。”则此出自代北少数民族。③ 《姓氏考略》据 《前泰录》 注云: “氐酋有毛氏,苻坚将有毛贵。”此则出自氐族。④ 《姓氏考略》 又注: “明有伏羌侯毛忠,为赐姓。”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剌,正统时以边功赐姓名。⑤羌族之毛氏,则由羌名 “胡巴没越” 而得,汉意为 “没有毛”,遂取 “” 而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战国时赵有毛遂; 汉代有毛亨、毛延寿; 宋代有毛直方; 清代有毛奇龄; 当代有毛泽东。

猜你喜欢

  • 读音:Kē【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 称: “极罕见姓,现代北方有 (此姓)。”

  • 读音:zhēn【源】 见《姓苑》(15,21)。珍为州名(唐置,故城在今贵州正安),当以州名为姓(15,21,62)。【布】 北京、四川成都(91)、江西宁都(280)、浙江上虞(279)、河北三河(

  • 兀女

    读音:Wùnǚ【综】 西夏人姓。亦作〔兀泥〕(240)。

  • 納伊

    读音:Nàyí【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呼伦贝尔(23,63,260)。【人】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玛朗之妻为纳伊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呼伦贝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

  • 鮑俎

    读音:Bàozǔ【源】 代北复姓(7,12,44,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m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帝鸿之后。” ②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

  • 读音:Guǐ【综】 或系咎氏所改,或取日晷为氏(62)。见《中华姓府》(63)。山西平陆(298)、台湾(65)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

  • 读音:fàn【综】 梵禹俞,宋时福建连江人,绍兴进士(15,21,24,6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四川之合江,山西之大同、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姓

  • 读音:Féng【综】 音厖,姓也,见《康熙字典》(62,80)。亦见《字汇》(91)。读音为逢(Féng)时,非姓(80),然音庞(Páng)(75),实系误读,应读为Máng。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

  • 諤爾古岱

    读音:Èěrg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古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