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āng

桑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秦国大夫公孙枝,字子桑,子孙以祖辈字为姓氏,或为单姓桑。二是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

桑姓发源于黄河下游的山东西南部。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桑姓于河南郡、黎阳郡形成郡望。桑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河南、江苏、四川、黑龙江等地为多。

桑姓历史人物有汉代桑弘羊,武帝时担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主张重农抑商。在其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此外,还组织了60万人屯垦戍边,防御匈奴。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史称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介,苏州府常熟人,明代官吏。嘉靖十年举人。曾任山东滋阳知县,任职期间,救饥民数千,抑不法豪民,为民所爱而豪门怨之。遂谢职归田,有《吟史和陶集》等。

桑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零七位。


【源】 ①系自己姓。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7,17,60)。②系自嬴姓。春秋秦穆公之秦大夫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或单为桑氏(7,9,11,12,17)。③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后有桑氏(60,62)。④古有桑国。秦昭襄二年,桑君作乱,伏诛,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考》(17)。⑤彝(130)、满、蒙古(344)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一作〔桒〕(9)。【望】 黎阳(17,21,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山东、河南、江苏、四川、黑龙江等省多此姓,5省桑姓约占全国汉族桑姓72%。【人】 桑弘羊,汉时御史大夫(17,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东平,湖北之监利,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满族、傈僳、纳西、景颇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赢姓。秦大夫子桑之后也。公孙枝,字子桑,以字为氏。”(按:“以王父字为氏”者,公子之为王父者也。今公孙枝之后亦用公孙字为氏。公孙枝,穆公时人。此以字为氏,系出嬴姓。)②《姓氏考略》据《姓谱》注云:“出自少昊穷桑氏,子孙以桑为氏。”③又注:“神农取承桑氏,(亦作桑水氏),桑姓所出也。”

汉代有桑弘羊,武帝时为侍中;晋代有桑冲,黄门郎;清代有桑春荣,道光刑部尚书。

猜你喜欢

  • 許杜

    读音:Xǔdù【综】 系许、杜二单姓所合成。许杜尚武,台湾苗栗人,省师范大学四八级数学系毕业(270)。

  • 读音:míng【源】 春秋时楚大夫彭名之后,以名为氏,见《姓考》(9,11,12,17)。【望】 楚郡(17,60,418)。【布】 山西汾阳(278)、浙江余姚(389)、山东新泰(359)、安徽淮

  • 读音:Táng/Tar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 單父

    读音:shànfǔ【望】 单父,秦时置县,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1里。以地为氏(60,62)。【人】 单父望,汉时中牟侯,见《史记》(11,17,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 读音:Shān【源】 见《正字通》(62,63)。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中文大字典》 亦收,其注引 《正字通》 云:“邖,姓。”未详其他。

  • 克孜勒

    读音:Kèzīlè【综】 裕固族姓。亦作〔克孜浑〕,或称浑氏族,属罗儿家部落,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洪(198)。裕固族姓氏。汉意为 “红色”。后或取其汉意“红”且谐汉姓“洪”而改

  • 读音:Mèi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Wéi【源】 汉时匈奴人姓。汉容成侯唯徐卢之后(60)。【望】 安定(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获鹿、山西之长治等地

  • 毌將

    读音:Guànjiā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大陆北方有此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 《郑通志·氏族略》 作

  • 拂羽

    读音:Fúyǔ【综】 北魏时改弗羽氏为羽氏,拂羽亦改为羽氏(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后改为羽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