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ì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弟荀首,食邑于知,为知庄子,知亦作智,因氏(7,12,16,17,60)。 ②汉时西域国有智氏,见《穆天子传》(60,62)。 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 天水、陈留、河东(17,60,418)。【布】 台湾(64,68,261)、北京、山西太原、内蒙古包头、江苏南京、河南郑州、获嘉、偃师等地均有此姓。【人】 智嗣,汉时零陵太守(6,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获鹿、尚义、阜平,山东之昌乐、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鲜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乃“”之今字,故郑樵注云:“姬姓,即荀氏,荀首别食智邑,又为智氏。至荀瑶,为赵、魏所灭,故智氏亦谓荀氏。望出河东、天水、陈留。”此“”,古作“” (亦音zhì)。② 《姓氏考略》则称: “ 《穆天子传》有智氏,则西域姓。”

汉代有智嗣; 宋代有智浃、智诚; 元代有智受益,两浙运使; 明代有智审,洪武进士; 又有智聪,通州知州。

猜你喜欢

  • 读音:Guā【源】周时八士之一季騧(即季瓜)之后有騧氏(15,21,60)。【变】亦作蜗(9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姓解》云:“季騧之后有騧氏。”季騧为周八士之一。《论语·微

  • 读音:Lìng【综】 当系零姓所改。浙江上虞(279)、河北三河(285)、江西萍乡(371)、湖北钟祥(388)、陕西(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分布较广,今广西之荔浦,湖北之老河口,河

  • 普屯

    读音:pǔ tún【源】 东晋末至隋初,北方鲜卑人有普屯氏(78)。【变】 一说,即普乃氏,后改为周氏(27,4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据《周书》 云: “辛威赐姓普

  • 佟啓

    读音:Tóngqǐ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佛阿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rú【源】①颛顼长子,高阳孺帝之后有孺氏(14,60,62)。②孔子弟子孺悲之后(7)。③汉宣帝玄孙孺子婴之后,或因以为氏(62)。亦见《姓苑》(9,15,21)。【望】东鲁(418)。【布】四

  • 四飯

    读音:Sìfàn【源】 相传为商纣王时贤人四饭缺之后,以官为氏(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四饭缺之后也。” 此以官为氏。

  • 术要

    读音:Zhúyāo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术甲” 云: “金姓,一作 ‘术要’,望出彭城。”

  • 索隆噶

    读音:Suǒlónggǎ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蒙古人部落名,后以为氏。又,为高丽奇氏所改。《续通志》注云:“元顺帝次皇后奇氏,改奇氏为索隆噶氏。”又注:“顺帝鄂

  • 公肩

    读音:Gōngjiān【源】 春秋时鲁国公族有此姓,见《路史》(17,60)。一说,鲁僖公之子共叔坚之后(60,62)。【变】 亦作公坚氏(17,60)。【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公肩瑕(一

  • 耨盌温敦

    读音:Nòuwǎnwēndūn【源】金时女真人姓。《辽史·部族志》有耨盌爪部,清《续通志》则称诺延爪部,以部为氏(24,71)。 【望】广平(71)。 【变】《金史·官氏志》中吏部白号之姓温敦排在徒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