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ì

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于姜姓,齐国姜子牙之后有易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氏。武王伐纣时,姜尚任军师,协助武王取得了胜利,武王封他于齐。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为姓氏。三是少数民族姓氏。彝族、水族、苗族等姓中均有易姓。

易姓的发源地主要是在河北和山东。易姓在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等地。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清代以后,易姓主要在南方发展。

易姓历史人物有易雄,东晋长沙浏阳(今湖南)人,官任舂陵令,曾从湘州刺史司马承起兵讨王敦,事败被俘,以舍生忘死而为时人所称。易延庆,宋代将领,继承祖位为奉礼郎,知临淮县,宋太宗时升为大理丞。其人性至孝,时称“纯孝先生”。易祓,宋代名臣,淳熙年间进士,后官至南宋礼部尚书,著述甚丰。易元贞,明代桂林人,官崇阳令、平县令。为官清廉正直,生性仁慈,体恤孤弱,打击豪强。闲暇时常与儒生切磋文章道义。一生清贫,死后无入殓之财。百姓为他举办葬礼,悲痛相送。

易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九位。


【源】 ①春秋时齐太公之裔、齐大夫易牙之后(6,7,9,11,12)。②古有易州(故治在今河北易县),以地为氏(60,62)。③明时云南临安府嶍峨县伽罗关巡检,元江直隶州新平县南硐巡检均为易氏(253)。④土家族姓(387)。【望】 太原、济阳(7,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多此姓,四省易姓约占全国汉族易姓人口90%。【人】 易雄,晋时长沙浏阳人,舂陵令(6,21)。


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干、宜丰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宜丰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易,普通话音yì,亦为现行姓氏。较常见。音yā者,可能是宜丰一带方音,当与“”之yì姓同源,因方音异读而分流。)

另见“”(yì)条。

猜你喜欢

  • 蔡丘

    读音:Càiqiū【综】古有蔡丘枚丧马,见《集韵》(17,62)。枚亦作欣(9,11)。张澍考证,蔡丘欣宜作葵丘欣,而《元和姓纂》又误作蛇丘欣、佘丘欣(26)。现姑录此备考。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

  • 读音:Fú/Fwu【源】 源出考工凫之后,以官为氏(15,60,62)。凫人为古时主造钟者之官。【变】 亦作〔鳧〕(12,60)。

  • 段陽

    读音:Duànyá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大陆北方有此姓(91)。罕见之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 称: “现代北方有 (此姓)。”

  • 读音:xuě【源】 系自芈姓。楚公族后(8,60)。楚雄严次子钟雪之后,以王父字为氏(17,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雪霁,明时山西人,洪武中吴江汾湖巡检(15,21,24)。现行

  • 拔略

    读音:bá lüè【综】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苏氏,见《魏书·官氏志》(6,7,12,27,60)。一说,即拔略氏(70)。亦作〔拔畧〕(7)。【人】拔略昶,北魏时都督(6,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 呼衍

    读音:hū yǎn【综】 匈奴四族有呼衍氏,后入中国改为呼延氏(6,9,21,60)。历史上匈奴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有载。其注“呼延”曰: “匈奴四族有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中

  • 吉布

    读音:Jíbù【源】 彝族姓。属什耶家支(375)。

  • 读音:chěng【源】 ①楚鬻熊之后有逞氏,见《路史》(17,60)。②春秋时晋栾逞之后(60)。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引《路史》云: “楚鬻熊之后有逞氏。”鬻熊,楚之先人。

  • 鄂濟

    读音:Èjì【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九派,出叶赫、哈达、松花江、黑龙江、辉发、乌拉、吉林乌喇、尼马察、穆纳哈达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敖姓(180)。【人】 鄂济鄂

  • 紐赫

    读音:Niǔhè《姓氏词典》引 《五代史》 收载。“五代时有纽赫·美陵。”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