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
【源】 北齐时姓(11,17,27,60)。【变】 亦作〔斮骨〕(91)、〔所骨〕、〔研骨〕(60),皆误。或即斫胥氏(17)。【人】 斫骨光弁,北齐时人,见《北齐书·王思宗传》(17,27)。
【源】 北齐时姓(11,17,27,60)。【变】 亦作〔斮骨〕(91)、〔所骨〕、〔研骨〕(60),皆误。或即斫胥氏(17)。【人】 斫骨光弁,北齐时人,见《北齐书·王思宗传》(17,27)。
读音:gū bù【源】 见《元和姓纂》(6,12)。【望】 东平(12,60)。【人】 姑布子卿,春秋时晋人,善相,见《史记》(6,9,11,17,60)。姑布子望,汉时东平人(12,21)。历史上罕
读音:rù【源】①鄏,少昊之裔所封之地(故城在今河南洛阳境),其后有蓐氏(17)。②春秋时四国,沈、姒、蓐、黄为台骀之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0)。蓐国故城在今山西汾河流域。或云,蓐收之后(
读音:Píxié《姓氏词典》 引 《梁书》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南朝梁有毗邪跋摩。”
读音:cóng【源】 宗氏因事加玉为琮(60,62)。【望】开封(17,418)。【人】琮师古,宋时开封人,登科进士(12,15)。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本宗姓
读音:Wēngjiā【综】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勒成额之妻为翁佳氏(260)。
读音:xì【音】 亦音怯(Qiè)(73,75,88)。又音却(Què)(88)。【源】 春秋时晋大夫郄献子(一作郄文子)食邑于郄,因以为氏(12,17,21,60)。【望】 济南(17),济阴(41
读音:Kuǎi【源】 见《姓苑》(6,9,11,12,15)。即蒯氏。蒯通为汉时说士,有权变,武信君用其策,降燕、赵30余城,韩信用其计,遂定齐地(62)。《韩诗外传》蒯通作匮生(60,62)。 【望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Zǎnlú【综】 北魏时改代北昝卢氏为昝氏(12,27)。一说,改为沓(6)。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昝氏。
读音:hú fēi【源】 系自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见《风俗通》(1,6,12,17,60)。【人】 胡非子,战国时人,著有《胡非子》三篇(6,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